陳潔肖
(溫州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00)
在國家頒布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主要核心,并不斷優化和完善環境保護制度,特別要對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進行重大調整與改革,這也為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1,2]。
寧德市德勝漆包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年產1500 t漆包線項目,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鎮北部104國道東側28號,項目生產內容和建設內容如下:年生產各類聚氨酯漆包線1500 t,項目總投資643萬元,其中環保總投資60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9.33%。
2016年和2017年在國務院與環境保護部門聯合發布的《國辦發[2016]8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環評[2016]》95號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十三五”環評改革實施方案)等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將項目建設環評文件及批復中關于污染物排放相關內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于一起,可以說這是公司申請排污許可證的前提與重要依據。相應地,排污許可制度的實施成為了本公司年產1500 t漆包線項目的法律依據。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國家出臺的相關通知中也對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斜街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在執行環評制度的同時也要執行排污許可制度,二者相輔相成。也只有實現二者之間的斜街,才能真正落實本項目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保護要求,充分發揮排污許可制度在環境評價中的優勢和作用。
環評是針對環境污染和預防控制的一種手段,是保證環境污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主要工具,科學的環評數據可以為排污許可制度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3]。另外,在整個環評工作中,排污許可制度是本項目建設前、后環境污染控制的方法,更是本公司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重要依據。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v觀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實現了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4]。
雖然,近些年來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政策的不斷引導,福安市已經將環評納入到了排污許可制度的相關規程中,但在二者的銜接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控制不全便是其中之一[5,6]。環評是一個系統與全面工作,只有在項目建設前后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形成合力,才能充分排污許可制度的效果[7]。但是,目前在本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的要求僅僅局限在了前期控制和后期參考等方面?!爸厣a、清管理、重形式、輕監督”的現象尤為明顯,使得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
本項目中,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缺少一個統一與可靠的技術規范,排污計算方法與環評計算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漆包線項目建設污染依然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數據與數據之間缺乏聯通性,這對環評與排污制度的銜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另外,在本項目中的環評工作中僅僅考慮到了敏感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需求,而在環境監察、執法中所踐行的標準通常低于排污許可制度標準,導致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無法在本項目建設過程中發揮作用。
不論是環評還是排污許可制度亦或二者之間的銜接都應當對建設項目的污染源進行詳細的計算與分析,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漆包線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類別、強度不盡相同,排放標準與規定也存在很大差異。這主要是因為環評以項目建設前的管理為主,始終將漆包線排放強度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放在了首要位置上,而排污許可制度更傾向與漆包線污染物對本項目所在地區域內水體、大氣以及土壤的影響。可見,由于制度的缺乏使得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斜街更加困難,依然有很多不匹配的內容[8]。
在本項目的環保管理體系中,多頭監管等不良現象屢見不鮮,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無統一管理標準,漆包線在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水平缺乏一套與之相匹配的管理體系。加之受環境管理部門立法權的制約,使得二者之間的銜接缺乏聯動機制,導致該項目雖然通過了環評的審核,但依然存在嚴重的且超標的排污情況,給公司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嚴格要求該項目的環評工作,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力求實現清潔、高效和少廢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既要保證生產環節的規范化和操作過程的可靠性,還要符合環保生產的相關要求,嚴抓衛生工作,并實施第三方監管,合理利用各項資源,使漆包線的生產過程更加環保。同時,在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報批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登錄建設項目環評申報系統,及時填報漆包線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信息,在保證信息完整性的同時綜合考慮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高排污許可證頒發效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避免由于審批差異和信息采集方式的不同增加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難度。
此外,作為本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要自覺參與到環評檢查工作中,并定期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排污許可制度后續執行情況,積極主動地公示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情況,促使公司內外部監督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與完善,真正實現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二者之間的銜接。
如今,在環評工作中,綠色發展理念已經得到了迅速應用與普及,綠色環保理念有利于實現環境保護目標,可以減少漆包線生產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因此,要立足技術層面,對漆包線項目建設進行綠色創新,并借助清潔技術和環保材料,將本項目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實現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重目標。另外,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依托,簡化環評技術要求,使得二者之間的銜接更加具體。
制度建設是保證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重要舉措之一[9]。具體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①注重制度建設在整個漆包線生產污染控制和環境保護體系中的指導與調控作用,明確環境保護與環境準入在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中的促進作用;②推進標準化環評管理,將漆包線生產工藝、流程直接納入環評督查體系中,對超出排放標準的行為要嚴格追求相關人員的責任,不斷提升環評的權威性;③努力實現項目環評的整體化建設目標,將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作為環境文件審批重要的參考要素。
現階段,福安市在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方面已經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雖然在表面上實現了二者之間的銜接與對應,但依然存在多頭監管的現象[10]?;谶@一問題,建議該項目的建設嚴格按照原有要求進行備案,突出相關人員在漆包線污染控制中的責任地位,并在項目開始建設之前先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請材料,優化排污許可管理流程,減少多頭監管,實現一體化管理。
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難度巨大,執行過程困難,在具體的銜接過程中要理性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價值和作用,為二者之間的銜接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據,并注重環??刂?、統一技術基礎、注重制度建設、減少多頭監管,使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更加規范化與標準化,減少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