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燕,劉蓮蓮
(遼寧省大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3)
喹諾酮類(4-quinolones),又稱吡酮酸類或吡啶酮酸類,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諾酮基本結構的抗菌藥。喹諾酮類以細菌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為靶,妨礙DNA回旋酶,進一步造成細菌DNA的不可逆損害,達到抗菌效果。喹諾酮類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類抗生素藥物,被廣泛應用于養殖業中。喹諾酮類藥物在動物機體組織中的殘留,人類食用動物組織后,喹諾酮類抗生素就在人體內殘留蓄積,極易造成人體疾病對該藥物的耐藥性,影響人體疾病的治療。一旦釋放進入環境中,便會分布到水、土壤和空氣中,產生一系列代謝及降解產物,而這些產物往往具有更大的毒性。由于喹諾酮類藥物具有強極性及在環境樣品中含量低的特點,導致對其分析檢測難度增加[2,3]。
檢測水環境中殘留抗生素,分析方法靈敏、準確、快速是其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研究的必要手段。傳統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是利用抗菌藥物敏感的菌株作為指示生物體,再根據最低抑菌濃度推算出提取液中的藥物濃度,但是該方法十分繁瑣。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方法的選擇性不強,對于某些抗生素靈敏度不高,不能快速準確分析。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具有選擇性強、靈敏度高、簡便快速和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成為當前水環境中檢測痕量抗生素殘留方法的發展趨勢。
ACQUITY UPLC 液相色譜儀,Waters TQ Detector 新型離子源加熱型質譜儀;色譜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 1.7μm );ACQUITY UPLC HSS T3 (2.1 mm×50 mm, 1.8 μm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 1.7μm );Milli-Q超純水器;固相萃取柱:填料為二乙烯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0.22 μm有機相針筒式微孔濾膜過濾器,材質為玻璃纖維、親水性聚丙烯、親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等。
甲醇為HPLC級(美國J. T. Baker公司);甲酸為HPLC級(美國Sigma公司);實驗用水為經Milli-Q凈化系統制備的超純水(經0.22 μm過濾膜);氮氣、氬氣(純度≥ 99.999%);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甲惡唑及磺胺甲基嘧啶-13C6標準物質:純度均≥99%(百靈威公司);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 1.7 μm ),流動相為甲醇-0.1% 的甲酸水溶液 。時間分別為:0、0.5、5.0、7.0、7.5、8.5、9.0、10.0 min,甲醇濃度分別為:5%、5%、30%、30%、90%、90%、5%、5%,甲醛水溶液濃度分別為:95%、95%、70%、70%、10%、10%、95%、95%。流速0.2 mL/min,柱溫40 ℃,進樣量10 μL。
電離方式為電噴霧電離ESI( + ),檢測方式為多反應監測(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 MRM)方式,利用保留時間和碎片信號比值判斷定性結果;電噴霧電壓3 kV;離子源溫度120 ℃;去溶劑溫度350 ℃。
準確移取100 mL水樣,用0.45 μm濾膜過濾,HLB固相萃取柱進行萃取。萃取柱應先進行活化,活化方法為:分別用10 mL 甲醇、10 mL超純水活化HLB 萃取柱。水樣以小于5 mL/min的流速通過固相萃取柱,完成后用10 mL超純水淋洗小柱,再用氮氣吹干小柱,最后用10 mL甲醇洗脫富集固相萃取柱,并用接收管接收甲醇洗脫液,氮吹濃縮至近干,加甲酸溶液定容到1.0 mL,最后加入內標使用液10.0 μL,經0.22 μm濾膜過濾,置于進樣瓶中,等待進樣。
由于選擇的色譜柱填料粒徑為1.7 μm比較小,因此選擇了0.22 μm的四種不同材質濾膜作比較:玻璃纖維、尼龍、親水性PTFE和聚丙烯濾膜,使用針式過濾器過濾,對空白加標樣品進行分析,5種喹諾酮類抗生素加標濃度為10 μg/L,發現濾膜樣品通過率為57%~98%,按照通過率高低順序,選擇通過率大于90%的0.22 μm的玻璃纖維濾膜、親水性聚丙烯濾膜、親水性PTFE濾膜。
喹諾酮類抗生素分子具有較強的極性,在大部分反相色譜柱上,即使以純水作流動相,依然只有很弱的保留[5],因此選擇合適的色譜柱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分析測定至關重要,本研究分別比較了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 1.7 μm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 1.7 μm )和ACQUITY UPLC HSS T3色譜柱(2.1 mm×50 mm,1.8 μm)兩種類型的色譜柱對目標化合物的分離效果。結果表明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 1.7 μm )色譜柱對目標物具有最佳的色譜分離效果,且在10 min內目標物完全分離。
流動相的組成不僅影響目標化合物的色譜峰形和分離效果,還會影響其離子化效率和質譜檢測靈敏度。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比例有機相(30%、50%及60%) 的分離效果,最終確認甲醇-水(30∶70,V/V)為主要洗脫梯度,含0.1%的甲酸體系,具有最佳的電離效果和質譜特征。
根據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分子結構的特征和化學電離性質,實驗選擇了ESI(+)作為離子化模式。為了獲得最佳的靈敏度和分離效果,首先,采用連續直接進樣,掃描范圍為m/z 10~300,分別對電噴霧電壓、離子源溫度、去溶劑溫度、錐孔氣流量、錐孔電壓,碰撞電壓等條件進行優化,使調諧液中喹諾酮類抗生素的離子化效率達到最佳。
本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譜-串聯四級桿質譜聯用儀,對水中喹諾酮類抗生素分析快速,著重研究了液相色譜-串聯四級桿質譜聯用儀對水中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快速測定。該方法通過固相萃取法進樣分析,節省了水樣前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的大量有機溶劑及衍生試劑,并縮短了檢測時間,方法檢測限低至0.015 μg/L,是一種分析速度快、定性準確、靈敏度高、穩定性好的分析方法[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