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
(安徽省阜南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安徽 阜南 236300)
阜南縣立足發展,主動作為,以養殖污染治理為抓手,以糞污資源化利用為方向[1],將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納入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和碧水藍天項目等民生和公共民享工程,有效地推動了阜南縣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步伐。
阜南縣2020年有各類養殖戶4275戶。其中養牛502戶、養豬1839戶、養羊889戶、養禽1026戶,其他19戶。生豬、家禽、牛、羊的飼養總數分別為106.04萬頭、159.37萬只、8.02萬頭、61.62萬只;規?;B殖產值比差為78%,年產值規模高達31.22億元。截至2020年底全縣共有規模化養殖場473家,全部履行了環評審批(備案)手續,411家治污設施能夠滿足生產需求。大部分養殖場(戶)現已新(改、擴)建了糞污治理設施,廢水直排、養殖廢棄物亂堆現象得到了遏制。資源化循環利用產生的經濟效益已得到養殖企業的認可,并積極付諸實施。
阜南縣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按照“養殖集中化、糞污資源化、污染減量化、治理生態化”的思路,全面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2],實現“變廢為寶”和“生態包袱”向“綠色財富”的轉變。據統計,2020年全縣畜禽養殖糞污產生量193萬t,糞污處理綜合利用率90.4%,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促進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工作圓滿完成。
2.3.1 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種養結合模式
阜南縣一直非常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發展農村沼氣,20世紀80年代設立縣級沼氣主管部門農村能源辦公室,為全縣生態農業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改善和農村新能源替代作出了重要貢獻。結合沼氣、沼渣、沼液“三沼”的綜合利用新農業技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豬—沼—果”“豬—沼—菜”[3]、“豬—沼—糧”“豬—沼—魚”等生態農業循環利用模式,是目前阜南縣主要推廣應用的一種模式。如地城鎮金灣種豬場可以利用沼液、沼渣種植晚秋黃梨500多畝,在會龍、黃崗、中崗等農村鄉鎮共建食用菌(蘑菇)生產基地,年可以利用畜禽糞便2000多t。已引進的聯美農產品有限公司可年產食用菌35000 t,利用畜禽糞便5000 t,基本實現種養平衡、種養結合。
2.3.2 有機肥生產模式
目前,阜南縣主要依托養殖企業康輝養殖場年產有機肥1500 t;阜南縣張氏禽業年產有機肥2000 t;阜南林海生態技術有限公司年產有機肥2400 t;阜南縣中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有機肥12000 t;阜陽市地爾康生態肥業有限公司年產有機肥10000 t。
2.3.3 集中處理模式
該模式由阜南林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工程建設規劃進行布局,建設了糞污集中處理沼氣生產項目,與覆蓋區域內的養殖戶簽署了糞污集中處理沼氣生產服務合同,與政府達成環境安全承諾。通過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逐漸回收項目工程建設投資,項目由阜南縣林海生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示范工程,年處理畜禽糞污近50萬頭豬當量。
阜南縣推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工程整縣推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工程總投資2.1億元,其中集中了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資金4500萬元,整合了生豬養殖企業資金684萬元,企業配套經費資金1.58億元。項目實施采取集中處理與分散治理相結合,建設區域性畜禽糞污集中處理與利用工程3個,實施項目資金1.67億元;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與資源化提升配套工程443個,實施項目資金4348萬元。目前已全部完成項目建設,資金撥付率100%,2020年底通過省級驗收。
2.5.1 集中處理中心建設情況。
總投資1.67億元的上海林??萍加邢薰炯S污收集處理模式。苗集、公橋、龍王3個集中處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運行,共實施設施建設面積242672 m3、設施建設容積45091 m3、鋪設管網5420 m、購置設備39臺套。
2.5.2 規模養殖企業設施裝備升級改造情況
阜南縣443家規模養殖企業實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裝備提升改造工程,總投資4348萬元。目前全部完成建成,共實施設施建設面積23428 m3、設施建設容積36894 m3、鋪設管網21740 m、購置設備214臺套。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4]和省市相關工作部署,阜南縣圍繞協調推進,綜合利用的原則,狠抓三個方面的工作。
2.6.1 畜禽規模養殖企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
目的是通過整治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全部綜合利用。此項工作用時3個月,在整治標準上落實了“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在整治效果上達到了企業認識到位,主動配合,規范建設,設施配套率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整體提高。
2.6.2 引入龍頭企業,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的綜合利用
(1)總投資34.5億元的上海林??萍加邢薰镜募S污收集處理模式,項目分近、中、遠三期實施,在全縣建設15個畜禽糞污收集點,主要生產沼氣、生物天然氣、有機肥、沼氣發電、熱能供給。
(2)總投資5億元的中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分三期規劃建設一個年產60萬t的有機農作物生產基地,年處理養殖和畜禽糞便48萬t,生產固態化糞肥、液態沖施肥、土壤調理劑、有機農作物葉面營養液等有機礦化生態肥。
(3)總投資3億美元,年利用畜禽糞污8萬t的聯美農產品有限公司機器設備調試已基本結束。
2.6.3 實行糞污資源化利用包保責任制
組織畜牧站人員、動檢所人員對全縣規模養殖企業的治污設施運行、環境衛生、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利用率等情況進行定員包保,規定包保人員每月深入企業檢查不少于3次,每次要將當天檢查情況及時上報縣農業農村局。既有效遏制了養殖污染,又推動了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
2.7.1 政策貫徹落實情況
阜南縣較大規模畜禽糞污沼氣發電企業只有阜南林海生態技術有限公司。該企業為畜禽糞污集中收貯利用模式,近期主要生產沼氣和有機肥。沼氣發電已并入國網,標桿電價為0.5817元/(kW·h),差價部分由縣財政局每年補貼1000萬元。畜禽規?;B殖和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用地用電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阜南縣發布了《關于做好設施畜牧用地規劃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全縣規模養殖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用地的規劃和管理提出了明確的意見,保證了全縣養殖業發展和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的建設用地。近年來畜禽養殖企業用電全部按照農業用電標準收取費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企業用電為“優惠電價”標準收取費用。
2.7.2 環境執法監管情況
2018~2020年由生態環境部門組織牽頭,農業農村、公安和鄉鎮人民政府配合,加大畜禽養殖環境執法檢查力度。查處規模養殖環境污染違法案件11件,移送公安機關2件,行政拘留2人,罰款金額13萬元。通過嚴格的執法處罰,結合法律法規的宣傳,責任主體的明確,日常監管的強化,集中利用模式的運營,有效提升了養殖場(戶)做好畜禽污染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020年阜南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0.3%。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裝置配套效率高達100%。阜南縣作為果蔬生產的有機肥和替代化肥的示范縣,近年來,全縣上下牢固地樹立了綠色發展的理念,以促進農業循環利用、調節土壤結構、提高果蔬效益為目標、以限藥控肥(包括化肥)等手段,全力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和農作物的秸稈再利用,加快了實施果蔬生產的有機肥和替代化肥工藝的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實現了種植與養殖的有機結合,二是化肥施用量降低,三是農產品質量提高,四是土壤結構改善。
受傳統末端治理思想的影響,大部分養殖場(養殖戶)忽視糞污源頭控制,畜禽養殖污水產生量偏大,造成后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難度增大[5]。
目前阜南縣推行糞尿干濕分離,液體物質經沼氣池厭氧發酵后,沼液進入沉淀池沉淀后用于農田灌溉[6]。這種模式處理后的污水總氮和溶解性總固體量超標,不能直接用于農田灌溉等還土還田。
目前阜南縣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為主,季節性強,普遍存在使用有機肥意愿不高,利用率較低等問題[7]。
成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縣推進工作領導小組。
建成“畜—沼—糧、魚、菜”等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綜合利用模式。有條件的養殖場(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采用發酵等不同處理工藝,自行生產有機肥,種養結合就地消納或外售。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推行有機肥生產和利用[8]。
政府對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綜合利用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用地提供政策支持的規模養殖、糞污處理設施、養殖場糞污消納用地[9]。用電、金融貸款等方面的扶持。重點向種養配套場、循環利用場傾斜,鼓勵養殖企業與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從根本上解決種養結合問題。
農業部、環保部代表及眾多院士專家等均認為不應該要求養殖場將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而是用于施肥等資源化利用[10]。首先從源頭減少污水排放量,利用種養匹配、農牧循環、就地消納等形式對糞污進行綜合利用,將糞污變成有用的資源,既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11,12]。
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