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嘉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
在企業管理中金融管理是非常關鍵的工作內容,而融資問題又是企業金融管理中的核心。加強對企業融資問題的探索與管理,不僅是企業當前面臨的重要工作,更是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將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我國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進而有效解決我國企業的融資問題。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領域融合發展的新型產物,同時圍繞信息技術幫助企業實現金融業務的線上處理,從而讓企業可以實現支付、投資、借貸的一種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并非將二者簡單結合在一起,是在安全的網絡平臺上,被用戶熟悉并接受后產生的,是企業走向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企業金融業務水平的關鍵環節。
1.交易成本較低。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企業可以減少現金交易次數,交易雙方可以自主進行金融審核和金融交易,無需第三方介入、不會產生額外的交易成本、不存在壟斷問題。這是因為,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變得更低,網點運營成本的降低能夠提高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上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使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減少,這對于企業而言是省時省力的。2.業務處理效率較高。互聯網金融模式在辦理企業金融業務時,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很多操作流程都可以實現自動處理,操作流程比較規范,業務處理速度較快,企業不需要排隊等候,這為企業節約了很多的時間成本。如很多的網絡借貸平臺,都有自己的信用數據庫,在放貸時引入風險評估,企業從申請到獲得貸款可能只需要幾分鐘,這對中小企業而言是真正的“福利”。3.覆蓋范圍廣。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企業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想要的金融信息資源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使得金融服務更直接、高效。此外,中小微企業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依賴性更突出,還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服務業,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整合效率,還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4.整體發展速度快。市場經濟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模式,也讓互聯網金融業隨之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相信很多人都會使用支付寶,也會將閑錢放到余額寶中以獲取利息。據統計,余額寶上線不到一個月,累計用戶數超過200多萬,累計轉入資金超過60億元,給余額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5.管理不強。互聯網金融中的管理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風險控制能力較弱。互聯網金融存在比較高的金融風險,最主要的問題在于雙方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雙方沒有對相關信息進行公開,更是沒有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風險控制,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各種風險問題。二是欠缺有力監管。互聯網金融是比較新穎的產物,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仍未完全建立起來,且法律法規的完善速度遠不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使得它的準入門檻較低,行業發展不規范。6.風險較大。互聯網金融交易中的風險一般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信用風險較大。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仍然有較多不健全的方面,尤其在企業金融方面,更是存在較多法律法規空白點,這很容易引發網絡犯罪,使得惡意騙貸、“爆雷”等問題層出不窮。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入行門檻偏低,并且缺乏有效的監管,給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等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是網絡安全得不到保障。互聯網中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利用網絡進行的金融犯罪。網絡如果遭遇黑客的襲擊,就會使得客戶的資金出現危機,客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
我國的中小企業一般向銀行申請的貸款額度較小,并且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完善,使得商業銀行在處理中小企業貸款時會加大對其的審查力度,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而很多大企業由于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使得企業的財務信息紊亂,在向金融平臺申請貸款時,并不能提供詳細的材料,使得金融平臺會延遲放款時間,降低放款額度,這對大企業而言增加了其時間成本,從而增加了融資成本。
我國的很多企業在成立初期,就遭到了淘汰或者破產,這種現象增加了金融平臺資金持有方的放貸風險。此外,很多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金融機構不能掌握企業的全部金融信息,比如,企業的社會信譽、企業的金融資產情況、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等信息,從而不愿意給企業放款,這就無形中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使得企業難以得到更好的發展。而隨著貸款利息的上漲,就會引發信任危機,最終造成企業融資難度不斷提升、融資速度放慢、融資成本變高。況且,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融資平臺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融資風險。
盡管針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整體環境,政府部門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惠利政策,但是由于執行力不強,導致很多惠利政策落地效果不理想。此外,我國在融資擔保機構中并沒有明確企業融資的需求,沒有建立扶持企業的專門性機構,使得企業無法獲得相關的服務。最后,在進行借貸時,由于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較為突出,使得很多企業無法獲得銀行的幫助,進而導致銀行與企業出現了矛盾[1]。
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各個行業的企業金融業務能力提出了諸多新要求,尤其是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存在著很多不足。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固定資產少、財務管理水平不足、金融資產規模較小,這些問題都會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一定的阻礙,使得中小企業和銀行間的信任出現危機,從而不利于中小企業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此外,我國的企業中,中小企業難以通過上市進行交易,使得它很難利用上市完成融資。
大型企業擁有豐富的資源,健全的管理制度,雄厚的資金支持,而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較少,但是風險卻比大企業高。這是因為,銀行很多時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為了降低風險,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此外,大型商業銀行長期占據著貸款市場,而中小銀行由于資金放貸有所限制,運營制度不完善,使得它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要求難以滿足[2]。
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融資渠道大多集中在商業銀行貸款方面,但是這種融資渠道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比較困難,這是因為銀行的貸款門檻較高,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無法吸引銀行。此外,證券基金也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我國對證券市場的監管比較嚴格,再加上很多的政策都傾向于大型企業,使得中小企業想要在證券基金市場獲得資金支持的概率較小。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企業融資業務得到了較大緩解,不再單純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了貸款的時間,提高貸款效率,實現了借貸雙方的無縫銜接。現在很多的網絡平臺上都會為用戶提供貸款,如支付寶、京東、淘寶等,在這些平臺上借款是不需要抵押和擔保的,并且這些平臺中的貸款利息也相對較低。互聯網金融推動了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全面發展,也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交易成本。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除了迎合了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真正改善了企業融資環境外,更是由于其自身較高的安全性,可見建立安全網絡機制對國家、企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企業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對提出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全面考評,并能夠運用大數據分析出企業的信用狀況,然后篩選出信用良好、還款意愿強的企業進行放貸,以此降低風險。為此,必須做好互聯網金融大環境的安全管理,避免融資雙方的信息出現泄露問題,尤其要做好人才、技術投入,以防出現用戶信息泄露的情況,為企業融資提供安全的網絡信息平臺[3]。
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背景下,政府需要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明確的法律細則,以保證中小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還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企業融資難度;加強信息在網絡中的公開,以保障資金和信息安全;還要建立綜合的行業監管制度,加強對平臺第三方、金融信息的監管,進而促使中小企業融資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使借貸雙方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便利了企業融資的同時降低了融資成本。因此,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國家可以通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建立安全網絡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方式,來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企業融資風險較大、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問題,從而為企業融資帶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