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在濤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能力是包括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在內的多方面素養的復合。而培養和提高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旨在形成主持人的價值自覺,提高主持人的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表達過程中的調檢能力,豐富主持人的口語傳播經驗,從整體上提高主持人的傳播素質,培養負責任的大眾媒體口語傳播者。
修辭是說話者通過不同的修飾和策略性的方式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的過程。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的修辭包括四個層面:
主持人通過有控制的吐字發聲技巧增加表達的感染力。這對于專門從事節目主持工作或畢業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專業人員而言是基本功,此處不多贅言。需要提及的是,主持人要避免一成不變的腔調。以日常生活為例,沒有絕對正確的說話方式,唯有適應語境的動態因素而變,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徑。對于處于儀式、典禮等情境中的主持人而言,其表達的語音修飾度較高,顯得莊重、華麗、典雅;而對于娛樂風格明顯的場合來說,語音修辭的格調偏向于活潑、個性、隨性;對于突發新聞報道來說適當弱化語音修辭完全可以得到受眾的寬容;而在深度訪談當中,清淡、干凈、趨近白描的方式反而給內容留出空間。
語匯修辭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修辭方法,即通過煉字煉句,毫不費力地揀選合適的措辭,提升表達的文采。從語言的社會屬性角度看,社會生活的變化一定會推動語言的創造。主持人應該具備表達新事物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從辭采的角度來看,煉字煉句的能力不但可以提高主持人表達的準確度,也可以改變主持人表達的文學性,令其具有審美的空間。主持人內容表述的文學化,是表達的情感化處理,是一種軟處理。這不是弱化修辭,而是特別“格調”的修辭。
語法修辭著眼于對語言手段的整體控制,令語言以不違背自身系統規律的方式,保證語義的形成是準確、順暢、巧妙而有邏輯的。語法修辭是主持人使語言自身規范、清晰和邏輯化的努力。主持人通過必要的學習和長期的實踐可以使語法修辭能力變成一種內在自覺,比如許多優秀的主持人都可以很規范地使用語言,他們的口語是名副其實的“精粹口語”。
整體修辭強調的則是主持人在即興口語表達中創造性、目的性使用技巧的修辭方式。準確地說,與其稱整體修辭是一種修辭技巧,不如說它是一種修辭的觀念。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的修辭偏重宏觀,強調意義的表達從整體上而言是完整的、準確的,允許微觀層面出現語言雜質。在語義第一、目的先導的原則下,整體修辭更加注重語言的理趣和情趣,重在達到交流效果;而作為表達手段的語音、語匯和語法的精雕細刻相對而言偏向于微觀。
總體而言,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既要求微觀層面的語音、詞匯、語法準確生動;又要求宏觀層面的邏輯自洽,渾然一體。在廣播電視直播中的臨時“找補”、現場報道、直播連線等實踐中,主持人要創造性地完成即興口語表達的修辭。
交流感是受眾對于主持人是否融入交流的主觀評價和感受。除了熟練的內容、恰切的表現形式,交流感還以適宜的交流意識為基礎。主持人要妥善處置不同意見,尊重受眾心理的傳播觀念。它表現為主持人在判斷受眾需要和反應的基礎上,積極調動表達的愿望,主動調整表達的內容及方式。
對方意識原指論辯時說話者在表明個人態度傾向的過程中尊重對方的觀點和立場的論辯理念。在即興口語表達中引入對方意識,強調的是評述時主持人要盡可能地注意到與個人觀點相關的其他觀點。無論這些觀點是肯定自己還是否定自己,主持人都應盡可能客觀地提到并做出回應,只有直面不同的意見才可能實現觀點的平衡,從而提高表達的說服力。主持人在口語表達中要落實對方意識,首先要在充分掌握事實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羅列并比較各方觀點。其次,除了羅列觀點,主持人關鍵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并對判斷做出充分說明和解釋。主持人照顧到不同觀點是為了更好地說明自己的主張,再者,主持人可以根據事實和眾多觀點調整評述內容,注意語氣和分寸。
即興口語表達中,主持人應該重視受眾的作用,具備基本的受眾意識。受眾意識是指主持人在信息處理、內容結構、語言組織和表達的過程中,始終考慮到受眾的接受條件和心理需要,明確雙方交流的基礎,真誠地與受眾交流的心理狀態。主持人在即興口語表達中落實受眾意識。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思考,加深對各種社會心理現象的認識。
其次,主持人表達以口語為手段,語音稍縱即逝。所以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盡可能保持清晰的線索,便于受眾在較短的時間內理清線索。
第三,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應有話語結構的設計,比如先說什么,再說什么?選哪個角度說?從哪個細節說起?是開門見山地直說,還是先鋪墊再引出?結構巧妙的評述更能吸引聽眾。以怎樣的結構方式既方便聽眾記取,又引人入勝。
第四,受眾意識還表現在主持人在即興口語表達中應注意判斷受眾的反應,從說話的內容到說話的節奏都力求與受眾達到呼應。以說話節奏為例,大家熟悉的地方,可以自然帶過;可是遇到交流障礙時,就需要說話人放慢語速,甚至停頓,切忌自顧自說。
另外,主持人也可以結合具體信息判斷受眾的需要。在明確受眾需要的情況下,主持人需要反復調整表達,直到能自然而準確地感受到受眾的需要并以此調動自己。
總之,主持人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目標既包括了夯實理論解釋能力,又包括了提高實踐能力,應將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