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偉 王禹然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引言:嶺南文化是我國嶺南區域文化的代表,具有源遠流長的發展特點,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嶺南紅色文化被用來進行紅色革命教育的典范,在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融入嶺南紅色文化,促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創新嶺南紅色文化傳承方式,將嶺南紅色文化與設計專業學科教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全面提升嶺南紅色文化的重要地位,發揮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對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改革與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想價值觀念開始盛行,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需要辯證來看,在社會發展融合階段,為達成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目標,必須積極發揮嶺南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導社會風氣,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加大對嶺南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力度,激發現代社會對紅色文化傳承的活力和動力,滿足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一方面,嶺南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在歷史長河中,是推動我國紅色革命精神繼承與發展的關鍵,其發展核心就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嶺南文化是我國文化世界的瑰寶,傳承嶺南文化是增強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創造活力的主要途徑,能夠將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在文化融合與時代精神的推動下,各族人民形成有效連接,在歷史文化的高度下,以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活力,逐步實現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1]。
嶺南紅色文化在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文化的指導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對嶺南紅色文化進行傳承和繼承,在開展設計專業教學期間,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設計專業教育體系中的教學內容,將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其中,提升設計專業教育課程的構建質量和效率。
首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設計專業學科開展教學體系構建工作的核心思想,體現我國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本質,集中體現著嶺南紅色文化對設計專業教育的引領作用;其次,設計專業教學體系設計人員要對嶺南文化進行細分,結合嶺南地區不同的區域文化特征和功能,將嶺南文化分為建筑、藝術、園林、戲曲、飲食、語言等文化方向,課程設置人員要根據不同的設計專業教育目標,結合嶺南文化的基本內涵,將嶺南文化中優良傳統和文化精神融入設計專業教育教學體系之中,對設計專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完善及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最后,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人員要對嶺南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行充分挖掘,通過多種手段和渠道,感受和體會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將嶺南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融合與調整,進而將其應用于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工作中,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提升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宣傳能力,形成文化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不斷豐富設計專業教育教學體系,拓展和完善設計課程教育手段,提高優秀傳統文化對設計專業的發展的推動效果。
嶺南紅色文化作為社會客觀存在的文化意識形態,其實踐和探究過程呈現著極大的復雜性,社會上不同群體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對嶺南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接納方式也不同,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工作期間,要提高紅色文化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實效性,拓展嶺南文化的輻射面,增強文化對人意識及思想的積極影響。一方面要采用情景還原法開展嶺南文化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場景模擬、參觀歷史古跡等方式,對嶺南文化進行情景還原,增強嶺南文化教育傳承工作的針對性,通過強化文化傳承手段的方式,提高社會對文化的理解程度,發揮嶺南文化對社會教育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現代化媒體手段,增強嶺南紅色文化的教育傳承效果,積極拓展紅色文化教育網絡,拓寬紅色文化的發展路徑,加大對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工作的指導作用[2]。
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紅色文化知識融合水平,深化嶺南文化的核心思想,加強對嶺南紅色文化的學習,完善自身文化教育體系,開創文化設計融合的教育教學方式,全面提升設計專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工作的科學性與可靠性,確保嶺南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加強對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隊伍的建設,培養和吸引專業設計人才,加速嶺南文化與設計專業的融合速率,進而形成現代化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模式。
結束語:綜上所述,基于嶺南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在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工作中融入嶺南文化的基本內涵,將嶺南文化中的基礎理論與設計專業的課程實踐模塊相結合,拓展文化教育傳承的渠道,強化嶺南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手段,提高設計專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