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英
(黑龍江省青岡縣融媒體中心,黑龍江 綏化 151600)
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電視臺記者,要全面分析多媒體環境,通過自身的敏銳認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滿足電視臺行業的發展需求。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在多年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的一種能力提升。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內容編輯是電視臺記者工作的主要任務,但現有編輯內容存在空洞等問題。與網絡新聞內容比較,電視臺編輯內容比較枯燥、乏味,無法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在新聞事件內容的選擇方面,傳統電視的編輯內容時效性差,播報重點與受眾需求存在差異,難以喚起受眾的共鳴。相對于新媒體來說,傳統媒體的表現形式脫離了民眾的實際需求。
傳統媒體形式的編輯邏輯比較陳舊,電視臺記者的觀念相對固化,使得編輯內容單一,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在新媒體的作用下,電視臺記者仍未改變以往的編輯邏輯,致使網絡上的趣味內容無法發揮優勢,讓受眾在心理上產生抵觸心理,甚至出現厭倦的感覺。
在電視內容編輯過程中,記者要作用和角色,融入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電視節目的播放效果,促進電視節目長遠的發展。電視臺記者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秉承電視臺的服務宗旨,滿足社會大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電視臺記者從自身的職業角度出發,多角度的審核收集到的內容,借助夯實的專業素養和知識,進行相關內容的編輯。在專業知識和素養的引導下,將多種表現形式與編輯內容融合。例如,電視臺記者在客觀、公平和公正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對編輯內容進行表現。同時,在還原事實真相的前提下,運用多種表現形式,引導受眾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總之,電視臺記者要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對新聞內容進行真實、客觀地報道。在內容表現形式方面,要采用多種表現形式,滿足不同受眾的感官和心理需求。電視臺記者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僅可以發揮電視臺的輿論引導作用,還可以凈化網絡空間。
在電視內容編輯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和范圍較廣,電臺記者電視臺記者如何更加游刃有余的應對各項內容,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電視臺記者可以通過自我學習、專業知識培訓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編輯創新能力,滿足受眾對高質量電視編輯內容的需求。同時,電視臺記者要結合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借助傳統信息的編輯經驗,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在豐富、多樣的專業儲備下,電臺記者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技巧,實現相關信息編輯的專業化、規范化,并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電視臺記者之間要進行業務溝通,發現和識別出自身的不足,并積極吸取和學習別人的優點。在豐富的專業知識背景下,電視臺記者可以輕松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并以受眾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擴充專業知識儲備后的電視臺記者,不僅可以克服多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主觀能力,認真且深入的分析現實問題,更好的引導社會大眾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相對于新媒體來說,電視臺編輯內容更顯陳舊,涉及的范圍更廣,相關的責任更大。如何應對新時期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挑戰,更好地滿足受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是電視臺和記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電視臺記者要對受眾的喜好進行充分調查,轉變編輯意識,結合編輯內容和信心的走向,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并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編輯意識轉變過程中,電視臺記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盡最大可能實現編輯內容的創新。一方面,電臺記者要具有縝密的思維,不能隨波逐流,要大膽地、客觀地和公正地分析問題,結合多種媒體表現形式,豐富信息的內容。另一方面,電視臺記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在收集相關信息內容過程中,發揮自身的輿論引領作用。在相關內容編輯過程中,要充分調動自身的創新思維,結合受眾的實際需求,以及事態的發展趨勢,進行相關內容的編輯和整理。同時,信息內容展現形式要多樣化、系統化和形象化,以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需求。
新時期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挑戰,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電視臺記者如何抓住機遇和機會,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更好地進行相關內容編輯,與廣大受眾產生心理共鳴,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電視臺記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夯實自身的專業素養,轉變信息編輯意識,給廣大受眾帶來更加多彩、豐富的信息內容。總之,電視臺記者要利用新時期的機遇,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經驗,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電視臺的輿論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