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的企業管理迎來了改革機遇,具體體現在管理的理念、方式、手段、渠道等方面。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企業缺乏足夠的軟硬件設施、管理機制創新不足、能力不足等。因此就需要加強探究“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策略。
企業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行計劃、組織、指揮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簡言之,就是充分利用好企業內部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實現企業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利潤的最大化,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企業管理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管理內容
1.是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具有網絡化的特征,企業想要快速的發展,就必須要充分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內部的管理創新。如企業要基于內部管理的實際現狀,利用網絡進行合理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內部管理的效率,減少資源的消耗,提升企業管理的水平。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只有轉變傳統的落后管理思想和方式,才能夠順應時代的需求,實現發展[1]。
2.有利于降低企業市場交易的成本
每一個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都必須和市場打交道,市場交易的成本對于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支出。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企業通過創新內部的管理層級,不斷地優化內外部的活動,則可以大大減少交易環節中不必要的支出,提升企業整體的效益,這符合了高效、科學、發展的觀念,同時也保證了企業具備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
3.有利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包含人力管理、生產管理、效益管理等多項內容。管理的質量直接關乎企業的運行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比如企業通過優化內部的人力結構,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便提升了人力運轉的效率。其次通過利用互聯網建立資源共享的平臺或者是財務管理的平臺,則可以第一時間實現信息的反饋,對數據進行充分的利用,降低企業運行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4.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很多企業都意識到要將互聯網融入企業管理中,提升管理的效率,這必然會使得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不斷提升管理的效率,促進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也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信息技術的出現并逐步滲透,給各個企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企業必須要具備“互聯網+”的思維,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獲得發展。比如企業在管理時,應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制定相應的策略。在內部管理時,也需要遵循人性化的理念,充分發揮出人力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管理中,有一些企業故步自封,不積極進行變革。無論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是人力的管理,都沒有將科技的力量融入其中,也未遵循人本化的理念,這必然會阻礙企業的進步。
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以人工管理為主,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企業內部業務不斷增加,加大了財務管理的難度。比如一些消費者會通過網絡進行購物,而企業想要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必須要通過網絡的渠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對消費者的購物信息及時地進行反饋,才能夠生產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產品。但是目前的財務管理部門,還停留在財務核算的基礎階段,并沒有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的手段創新傳統財務的管理平臺,這也影響了財務管理的質量以及效益的發揮[2]。
就目前而言,大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實現了“互聯網+”企業管理,但是一些中小型的企業,由于管理理念滯后以及資金不足等問題,并沒有融入先進的信息化的技術,僅僅是在企業內部融入了電腦,也沒有搭建信息化的軟件平臺,或者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營銷管理。很明顯,內部的創新力度不夠,也會影響企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長遠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只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夠保證內部各個部門的高效化運轉。但是,從當下一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來看,缺乏對人力資源的戰略性管理思維,還面臨著人才缺乏和流失等問題。因此,在未來,企業必須要樹立互聯網思維,不斷地培養網絡技術人才,提升人才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企業管理是企業運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管理的質量會直接關乎企業的發展以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就傳統的企業管理而言,還存在幾大問題。比如管理的理念比較滯后、管理模式和時代需求不相符合、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不夠、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并未充分發揮等,這些問題均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就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提升管理的質量,創新管理的方式,下文從思維、財務、顧客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企業管理創新的策略。
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其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于現代化企業而言,在進行管理時必須要樹立“互聯網+”的創新思維,能夠將互聯網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利用互聯網實現管理上的創新。比如,對于現代企業而言,管理包含生產管理、人力部門的管理、營銷部門的管理等,企業需要將互聯網和這些管理相融合,實現管理上的創新,同時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企業內部,應在信息化領域適當撥款,保證企業具備“互聯網+”創新的條件。如各個部門都應配備電腦,再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軟件平臺,實現工作的創新和各部門之間高效的溝通。
無論是哪一個企業,財務管理都是其重中之重,其涉及企業各個部門資金的運行和效益的提升。就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而言,注重的是核算,并沒有發揮出數據的作用。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財務管理的平臺,在該平臺上融入各個部門的資金運行狀況。同時,還可以搭建云平臺和大數據等相關系統,對財務數據統一進行管理和分析。在這樣的平臺中,管理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企業運行的狀況,為各個部門的改革作出科學的決策。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如圖2所示。

圖2 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
每一個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都應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制定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消費者的需求放在中心的位置,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分析顧客的需求,擬定出多樣化的產品,以保證所生產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提升產品的銷售量。在產品的營銷方面,更應該利用技術的分析,實現精準營銷。比如就傳統的營銷而言,主要以線下推廣以及廣告為主;在信息化時代,營銷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網絡上進行產品的宣傳,或者請網紅宣傳產品等,這些方式既降低了營銷的成本,又可以擴大營銷的影響力[3]。
人力資源管理指的是在企業內部對所有的人力進行控制和管理、組織和協調的一種過程。人力資源管理包含對人力的招聘、培訓、分配、薪酬制定等各項內容,其關乎人力在每一個部門中工作的效率以及潛力的發揮,和企業運轉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利用互聯網對人力進行招聘,可以在公司官網招聘,或者在第三方平臺招聘,篩選出和公司需求相一致的人員,邀請其來公司面試。其次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對前來應聘的人員進行測試,主要是將測試的結果融入技術中,借助技術的力量分析人員的水平和能力,確保其和公司需要的崗位相一致。另外在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和管理時,也可以借助技術的力量,如培訓時,可以融入技術提升整個培訓的趣味性,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利用技術的力量對員工考核,提升整個考核的科學性。最后要加強培訓,提升人才的信息化素養。在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必須具備信息化的素養,尤其是管理者,信息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決定各個部門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
顧客是企業得以發展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獲得顧客的信賴,是企業占據市場的根源。企業除了要利用技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之外,在達成交易之后,還要利用技術維護好和顧客之間的關系。比如在完成交易后,應搭建評價系統,了解顧客對產品使用的滿意度。如顧客不滿意,則要根據顧客的需求合理為顧客解決問題,大量顧客覺得產品存在瑕疵的,應第一時間召回,重新生產或者是整改。總之,要將顧客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增強顧客和企業的黏度。
21世紀是互聯網科技時代,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企業都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企業在進行管理時,必須要樹立“互聯網+”的思維,對各項管理進行創新,通過創新提升內部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比如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人力管理中、生產管理中、消費者管理中,融入“互聯網+”技術,提升管理的科學性,減少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