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
(中共習水縣黨校,貴州 習水 564600)
黨校是培養培訓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h級黨校處在黨校體系的最基層,面對的是廣大黨員和最基層的干部,承擔著輪訓基層干部和普通黨員的重要任務?!吨袊伯a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指出,在教學安排中,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70%。然而,新時期黨校學員絕大多數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型黨員干部,都具有較深的理論儲備和研究能力,有些學員甚至對某些問題的了解比教師深,這對于縣級黨校教師如何講好黨的理論專題課就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也給縣級黨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12月,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有一份調研材料反映,黨校師資隊伍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先天不足”現象。黨校一些教師是從“學校門”到“學校門”,參加工作后又沒有經歷過實踐鍛煉,受條件限制也很少有機會進行系統培訓,以致教師學識水平跟不上形勢發展。二是“倒掛”現象。黨校教師尤其是地方黨校和基層黨校部分教師,經歷和閱歷等方面不如學員。有人說,沒當過領導的在給領導干部講領導藝術,沒出過國的在給經常出國的人講國外經驗,沒經歷復雜環境考驗的在幫助每天同各類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難題??倳浿赋龅摹跋忍觳蛔恪焙汀暗箳臁爆F象,直中要害。然而,這兩個問題在縣級黨校十分突出,特別是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為明顯,大致有以下方面:
1.理論水平不高。主要表現:一是縣級黨校教師年齡結構趨于老化,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不深,他們往往不善于學習新知識和新理念;二是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強,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加,退休年齡的逐步到來,不樂于提升理論水平,滿足于“吃老本”不愛鉆研,理論水平跟不上;三是學習黨的理論知識走形式,不注重加強自身知識積累,從而導致理解黨的理論上有差距。
2.科研能力不強。主要表現:一是縣級黨校教師在思想上不重視科研,部分教師覺得只要職稱不追求提升,科研工作搞不搞都一樣,不注重培養科研能力;二是縣級黨校教師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如國民教育過來的教3師對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知識認識不深,沒有嚴謹做學術工作的態度,所以做科研的能力不強;三是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不善于下定決心搞好科研,缺乏用科研指導工作的意愿和毅力,往往局限于做淺研究,滿足于完成任務。
3.教學方式簡單。縣級黨校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停留在老方法,常用灌輸式、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不注重教學方式創新,不能大膽探索案例式、訪談式等多種類型的教學,慣于以文件解讀文件,常用領導講話來解讀理論,使得專題授課上課堂生動性不足。同時,還有一些教師,由于平時學習積累的理論知識薄弱,對系統的理論掌握不深入,走上講臺時只能被動地對照講稿照本宣科,對開放性課堂氛圍營造達不到深度,使得培訓工作往往缺乏實效性。
4.聯系實際做得不夠??h級黨校教師在理論專題的準備上,有滿足現狀不想增加麻煩的心態,主觀地認為一個如黨史或理論類型的專題,講法都是一樣,不考慮面對的學員不同,學員有不同理論結構和需求結構,在備課時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以實踐為標準,使得專題授課沒有結合學員實際情況,導致開展的針對性培訓做得不到位。
1.培訓機會不多。作為黨校教師,要想在理論教學課上有所突破,講一堂好課,首要的一點就是學習??h級黨校是黨校系統最基層一級,因此受到經費、人員等客觀因素影響,縣級黨校的教師培訓機會少。其次,能去參加培訓的教師所學習的課程專門針對提升理論教學能力的較少,使得他們在理論課授課水平提升緩慢。
2.實戰訓練較少。一堂好的理論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先學懂弄通,最關鍵要有訓練的舞臺。由于縣級黨校每年的培訓班次較少,加之如新任科級干部能力提升等類型的主體班,師資往往聘請縣領導或外聘教授專家授課,使得黨校一線教師上臺實操的機會更少,他們因此缺乏鍛煉舞臺,不能達到在“練中學、講中進”的目的。
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理論教育就是要堅持理論強黨,要幫助黨員干部牢牢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牢牢掌握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深入認識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才能為黨培養造就具有時代特色新時代領導干部。
1.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新時期的縣級黨校教師,要以笨鳥先飛的態度,加強對共產主義基礎理論、黨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學習,牢牢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把握理論知識的精髓,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理論充實課堂。
2.切實加強黨性修養。首先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爭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黨校教師,時刻牢記自己的黨校教師身份,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執著和堅守,帶著光榮感和使命感去授課,努力做模范黨員,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
3.堅持終身學術積累。系統掌握一門學問不容易,擁有高超的學術能力更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打基礎、耐得寂寞做學問、平心靜氣搞學術、精心刻苦研問題。通過努力積淀厚實的理論功底,立足于黨的基礎理論和中國實踐建立中國概念、講清中國邏輯、形成中國話語,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研究水平,增強備課授課能力。
4.提升科研工作能力。牢固樹立用學術講政治理念,強化用學術講政治的行動自覺,重視科研、熱愛科研、做好科研,學會拜師,爭取更大層面加入本校或上級黨校優秀科研團隊,積極參與科研課題,汲取經驗,力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斷夯實科研工作的底氣和能力。
5.以問題為導向充分備課。遵循教學的一般規律,按照“突出問題導向、找準學術接口、構建學理框架”三個基本要求,實現“現實問題、學術問題、教學問題”的三步轉換,備好理論教育專題課,推動課程體系化、精品化,不斷通過研究實踐提升理論課的授課水平,提升理論專題課的整體質量。
6.創新教學方法。把握規律掌握方法,增強教學能力。在做中學、在講中悟,不斷在教學實踐基礎上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創新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課程設計、課程研發、課程講授的能力,提升理論銜接本領,講清楚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增強其邏輯性和真理性,讓學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強化黨建引領。強化縣級黨校黨組織在教師培養工作上的作用,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學習契機,加強黨的基礎理論的學習,整體提升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理論專題學習,出方法、找策略,不斷幫助教師學習理論知識,要求他們做到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達到學思踐悟行,知行合一。
2.注重團隊構建。建章立制形成系統的教師培養計劃,建立課程課題科研小組,制定教師課程教學AB角制度,構建“兩師一課”的教學模式,確保年輕教師有團隊培養,有“師傅”引領,實現“老帶新·傳幫帶”的團隊合作模式,達到抱團進步的作用。
3.創造講課平臺。好課是磨出來的,只有反復地打磨,才能在不斷地磨煉中磨出好課來。學校要充分給教師創造授課機會,通過新課試講檢驗教師授課水平,盡量在主體班、聯合辦班上多安排黨校教師授課,還可以結合理論宣講會等形式把教師推出去,不斷創造平臺,讓教師走上講臺,這樣才能在反復的授課過程中積累經驗,總結方法,提升授課水平。
4.重視科研工作??h級黨校要從管理層面重視科研工作,要加強重點科學,發展優勢學科,推動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圍繞黨的理論、黨的歷史、黨的建設等開展研究,進一步推動科研管理改革,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確保成果質量。要加大科研獎勵力度,激勵多出高層次科研成果,促進成學術研討良性機制,管理部門和教研部門同向發力,課題負責人切實負責,推動形成更多學術共同體。
5.著力打造教學名師??h級黨校在培養教學名師上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難,但一定要有明確目標,樹立以“名師”促發展的理論,牢牢把握“名師”工程這一契機。在實際操作中,縣級黨校要注重培養帶頭人,著力培養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優秀教師,爭取上級黨校的支持和幫助,不斷提升教師的能力水平,以“名師”工程帶動團隊整體提升。
總書記指出:“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師資的要求也不一般,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也應該不一般?!毙聲r期對黨校教師講好理論課提出新的要求,是黨校發展的新方向??h級黨校是黨委培養黨員領導干部主陣地,教師是主陣地上的排頭兵,所以縣級黨校教師要善于成為講理論課的行家里手,在提升教學針對性、實效性上有所作為,才能幫助黨員干部做到學懂弄通黨的理論,才能為黨培訓更多優秀的執政人才,從而推動黨的事業在新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