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歐宇飛
小孩子缺鈣會長不高,蔬菜其實也差不多。蔬菜缺鈣很容易引發各種病,影響蔬菜的品質和產量。那么,蔬菜種植是不是也要注意“補鈣”呢?
缺鈣常常會發生在植株的新生期,且不同蔬菜植株缺鈣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例如大白菜缺鈣的話表現為葉緣腐爛,內葉片邊緣呈水浸狀,直至褐色壞死,又名干燒心、干邊、內部頂燒癥。而番茄缺鈣的典型癥狀是產生臍腐病。最初在幼果的前端果肉呈水浸狀,前端患部干縮凹陷并黑褐化、爛頂。這種情況多在番茄初結拇指大的果實時發生,在果實的膨大期就很少見。此外,黃瓜缺鈣時葉緣、葉脈間將呈白色透明腐爛斑點,頂端生長點壞死、腐爛。甘藍缺鈣的話和大白菜差不多,葉球內葉片邊緣由水漬狀變為果漿色,繼而褐變壞死、腐爛。芹菜缺鈣的時候也在新生期,其幼葉早期死亡,生長細弱,葉色灰綠,生長點死亡,小葉尖端葉緣扭曲、變黑。
除了前期缺鈣危害大,中期缺鈣也會降低植物細胞壁的硬度,給真菌病害的入侵提供方便,繼而導致裂果。后期缺鈣的話,則會加速乙烯的產生,促進作物的衰老,不利于維持果實硬度和耐貯藏性。
導致缺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一個是土壤本身含鈣低,長期沒有通過施底肥來補充鈣元素,蔬菜就容易缺鈣。
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部分菜地化肥使用量加大,有機肥又很少用,這樣就會引起土壤的酸化與鹽漬化,從而影響到根系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在高溫干旱環境下不及時澆水,也會導致土壤里的鹽溶液濃度增高。
此外,土壤的水分過多也會導致蔬菜缺鈣。過濕的土壤會造成植株根系發育不良,這個時候如果施用了濃度過高的肥料就會引起燒根,植株根系受傷后無法正常吸收水分,當然會影響對鈣質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菜農過量施用氮、鉀肥,或者含有較多可溶性鉀、鈉、鎂等肥料,會降低根系吸收鈣的能力。比如前面提到的大白菜的“干燒心”,其缺鈣的嚴重程度會隨著氮肥用量過多而增加。氮肥使用過多后,會明顯提高土壤溶液的鹽濃度。而在鹽度過高的土壤種植的蔬菜會對鈣的吸收不良,致使這類土壤中即使含有豐富的鈣元素也起不到該有的作用。
蔬菜缺鈣怎么辦,需要補鈣嗎?實際上,發現已經缺鈣以后再去補救就沒多大用了,所以補鈣的兩個最佳時期是在蔬菜的“定植期”和“開花結果初期”。以番茄為例,具體方法有:將氯化鈣和硝酸鈣按濃度0.3% ~0.5%配制為噴肥,在番茄開花時花序上下的2 ~3片葉上進行噴灑,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續噴灑2 ~3次。
同時,對于蔬菜缺鈣的防治,要根據發生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比如是土壤營養不夠原因,就要通過施用腐熟有機肥、底肥增加土壤中的鈣含量,促進蔬菜對鈣的吸收。如果是土壤偏酸性,就要適當施用石灰。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但有利于提高土壤pH 值,也有利于減輕病害。同時石灰也是常用的鈣肥,有利于對蔬菜進行補鈣。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