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瓊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第六中學,貴州 畢節 553100)
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和高效課堂的建設。只有全面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第一,數學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的課堂上存在兩極分化。部分數學教師拒絕信息技術教學法,多媒體操作技能沒有得到應用,教師也沒有相關的實際操作經驗和能力。這極大地阻礙了信息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且教師受自身專業知識的限制,不會在課堂上進行視頻等信息教學。而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播放微課視頻或完全按照PPT 概念上課,卻沒有把知識滲透到課堂上的學生身上。這樣的老師沒有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二是課堂教學沒有跟上學生的現狀。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復雜,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比較重。它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了拯救班級,仍然會采取傳統教學形式。很少讓學生詳細闡述和探索自己的數學知識,認為這是浪費時間,而且學生不能掌握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數學教師向學生灌輸數學概念理論,直接讓學生完成大型課外實踐,進行題海戰術,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非常被動地學習和接受數學知識。他們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全沒有得到發揮。學生對數學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都會較差,影響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難以建設高效課堂。這是阻礙高中數學教學的兩大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信息技術教學,適度使用信息技術,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和主體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構建高效的課堂。
第一,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教師在涉及課堂進度和教學環節時,一定要以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為主,根據學生實際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調整,促進學生學習。只有重視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進行培養,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最有效的不是教授的具體數學知識,而是教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鍛煉和發展。現在,我們的數學課經常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提前準備在線材料,新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選修課程,在課堂上強調數學的關鍵知識,然后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新的數學知識,討論自己的疑慮和問題。這種自我探索式的教學形式更能幫助學生學習,比僅僅依靠數學老師在課堂上一味講解有效得多,能讓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第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感到非常枯燥,很難提高數學的學習。數學知識不是靠老師教會的,學生需要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創造特定的教學情境。在課程介紹環節給學生播放相關圖片、視頻、微課等,讓學生對課堂中涉及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愿意主動學習和掌握知識。總之,創設與教學相關的具體情境。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了解所學知識的具體運用情況,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和質量就可以大大提高和增強,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第三,注重結合實際,加強知識的應用。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教師應注意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在課堂對理論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將生活中運用這些數學知識的例子和現象展示給學生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意識。這樣學生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研究,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和現象,把這些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并且將自己進行實踐的圖片、視頻等形式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面,以便其它學生能靈活使用教授的理論數學知識,總而言之,學會理論的數學知識并能夠完成相對應的習題并不是教學的目的,學會運用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