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來
(曲靖市林草局種苗管理站,云南 曲靖 655000)
整個“十三五”期間,曲靖市嚴格執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快完善預案及相應的培訓機制,不斷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宣傳、火災預防和案件查處力度,使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全市累計投入森林草原防滅火經費21723.35萬元,主要用于曲靖市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二期項目、曲靖滇東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二期項目、曲靖市高火險區綜合治理項目、“互聯網+”森林草原防滅火視頻監控系統項目、曲靖市森林草原防滅火視頻監控試點項目。新建瞭望臺10座,修繕瞭望臺22座,新建林火視頻監控系統83套,并在陸良、師宗、羅平等縣進行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數字通訊改造試點,儲備各類撲火機具9.8萬余件。全市共發生18起較大森林草原火災,過火面積達608.68 hm2,森林受害面積311.4 hm2,火災受害率僅為0.05‰,成效顯著。
全市積極開展春季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病蟲害監測預報、松材線蟲病普查、沙漠蝗及其它草原蝗災防控等工作,并開展了專項檢疫執法行動,大力實施林業草原植物檢疫工作,對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進行嚴格防范。2020年全市發生林業有害生物面積30.818萬畝,成災面積0.21萬畝,成災率為0.11‰;開展產地檢疫苗木8739.97畝、種子0.1 t,調運檢疫苗木4663.86萬株、種子2.6 t、木材9.4523萬m3,復檢苗木3.457萬株、種子0.05 t、木材0.002萬m3,產地檢疫率100%。
制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實施林地用途管制,提高林地定額管控水平,保證林木、林地資源得以合法合規利用,大力實施全過程監督,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對林地、林木資源的監測、巡查、核查的力度予以增強,確保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違規行為得到及時發現與制止。據統計,曲靖市在“十三五”期間,共計審核審批林地征占用項目831宗,共75786畝,為全市異地扶貧搬遷、棚戶區改造、公益性公墓建設等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土地[1]。
規范執行全面停伐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政策,根據“十三五”采伐限額批準進行采伐,以免出現超采濫采問題,累計發放了采伐證26998份,批準采伐林木147.55萬m3,占限額的20.34%。
嚴格遵循“管好公益林、用好補償金、帶好護林隊伍”的原則,保障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順利實施。“十三五”期間,全市公益林補償面積累計達1190.81萬畝,公益林總投資達88743.72萬元,其中補償費、管護費、市級統籌、公共管護支出分別為58335.84萬元、27504.8萬元、1467.08萬元、1436萬元[2]。
“十三五”“十四五”期間,一是推動新一輪退耕還林、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人工種草、陡坡地生態治理等重點工程實施,促進“三區”生態修復,著力實施“五區”生態治理工程,不斷改善林草生態環境。二是利用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和木本油料提質等項目,扎實開展中幼林間伐和撫育工作,對林分結構進行優化,促進森林質量提升。三是大力開展森林草原經營活動,穩步推進退牧還草,促進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升,進而使林草生態的功能更加齊全。四是認真落實《曲靖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7—2026)》中的目標任務,大力加強森林村莊創建活動,保證“增綠”工作順利實施,把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利契機,強化城鄉生態景觀建設,在植綠、復綠、建綠、護綠上采取積極措施,保證森林村莊建設工作取得突出成效[3]。
嚴格落實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滅火目標責任制,構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聯動機制,加強鄉鎮(街道)、村專業和半專業撲火隊伍建設,促進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能力和撲火搶險救災能力提升,保證全市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低于0.9‰,避免出現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及人員傷亡事故。
扎實做好全市林業和草原生物災害防治工作,嚴防松材線蟲、紅火蟻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和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擴散,提高區域防控水平,確保林業草原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8‰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85%以上、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產地檢疫率達100%的目標[4]。
2018年以來,查處整改森林督查問題1205件,占發現問題1276件的95%。認真梳理2021年度全市擬規劃實施的國家、省、市重大工程、重要民生項目,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做好政策宣講,確保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使用林地、草地需求,堅決杜絕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等違法行為的發生。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現場核查和使用情況隨機抽查和督查。認真做好2021年森林草原核查工作及森林草原資源“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確保全市森林、草原、濕地等資源情況清楚、數據準確。
科學安排采伐限額,并加強采伐監督管理,規范作業流程,杜絕少批多采和偷采情形發生。進一步規范木材運輸和經營管理,確保木材生產、運輸和經營秩序良好。建立健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市國家級、省級公益林區劃落界工作,及時、足額兌現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并積極探索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用足用活國家和省的相應政策,切實把能納入生態效益補償的林草資源納入補償范圍。
建立一支精明強干的林業草原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增強林業草原綜合行政執法力量,不斷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提高依法治林治草水平。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國土空間規劃,劃定生態紅線劃定,守好林地、草地、濕地和自然保護區“底線”。認真執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和實施細則,保證責任明晰明確責任,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5]。
一是加強木本油料、鄉土綠化苗木、林下經濟示范、速生用材林和草場“五大基地”建設,規劃建設木本油料產業園和林草產業交易集散中心,推動林草產業轉型升級。二是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方向,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林農”“合作社+林農”的復合經營模式,引導林農發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加工等產業。三是依托自身區位優勢,著力發展區域特色支撐產業,加強品牌建設,不斷提高林產業市場競爭力。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銀企對接,拓寬林草產業融資渠道,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林草產業,加強林業草原產業園區建設,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道路。五是用活林草產業貼息貸款政策,加大對龍頭企業、林農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扶持力度,培養一批林草行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做優,增加林農收入。六是充分利用自然保護區、草原、濕地和森林公園等林業草原資源,對企業和林農進行引導,加快發展森林草原休閑旅游業,促進傳統林草產業轉型升級。
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間,曲靖市扎實開展林草資源保護工作,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如森林草原防滅火能力不斷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水平明顯提高、采伐限額得以嚴格執行、生態效益補償到位等,為了進一步加強林草資源保護,需要實施國土山川綠化工程、打贏森林草原防滅火攻堅戰、著力推進林業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規范林地占用、草地審核審批工作等,保證林草資源保護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