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軍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 四川 成都 610100)
斜弱視在臨床屬于常見的一種視覺功能異常疾病類型,一直以來臨床對其的治療方法都在不斷的研究[1]。近幾年,視覺訓練(VT)在臨床上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研究中對其的治療效果做了研究,最終的效果較好,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VT 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視覺功能異常,從眼球運動、集合功能、視敏度、調節等方面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具體因人而異,可以有效提高視力,改善患者視覺異常癥狀,對體征進行改善,另外可以提高視覺功能、對視覺潛能進行開發,對視覺技巧進行提高[2]。國外很早就有關于VT 方面的研究,直到這個世紀才在國內開始使用,且在我國臨床做了一定的研究。當前,我國很多醫院都開始使用VT 對斜弱視患者進行治療,在弱視、斜視治療中得到了使用[3]。但是,當前國內很多人員對VT 并沒有充分的了解,大多數報告結論也沒有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這可能導致VT 使用不當,甚至出現治療誤區。
弱視是在人體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由于多種原因對視覺細胞造成的刺激不足,最終導致單眼或者是雙眼視力比正常的同齡兒童低。一般去眼科進行檢查時患者一般沒有陽性癥狀,器質性病變,而進行睫狀肌麻痹檢影后矯正視力<0.8。由于弱視是在視覺發育期間大腦與眼睛之間傳導神經異常引起,比如知覺、運動、傳導期間、視中樞出現異常而沒有進行適當的視覺刺激而對視覺發育造成了影響,最終的視覺功能明顯減退[4]。弱視患者的表現主要為雙眼單視功能障礙、視力下降,由于弱視發生的時期一般為嬰幼兒時期,因此,盡早發現并及時治療可以有效恢復患兒視力,不然會導致伴隨終生的情況發生,嚴重的可能還會失明。
斜視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癥狀為兩眼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物體而發生眼位偏斜,這會對兒童的身心產生影響,且會對視力發育產生影響,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但是因為有的家長對斜視認識不足,認為只是對美觀產生了影響而沒有引起重視,而發生斜視后,不光會對眼球的運動產生影響,還會產生視覺疲勞,嚴重的還會伴隨有步態不穩、惡心、眩暈等癥狀。
視覺訓練在眼部疾病治療中是一個專有名詞,根據其字面意思也知道是對視力水平進行提高的一種方法。通過不斷鍛煉眼睛可以讓眼睛的視力不斷提高。對雙眼功能有效恢復,該方法安全、可靠,可以最大限度的對眼疾兒童的視力水平顯著提高,幫助兒童有更好的未來。
常規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光刷、后像、光學矯正等各種方法。有關資料顯示,先天性的弱視兒童的預后較差;而屈光參差性、斜視性、屈光不正性的弱視兒童有較好的預后。關鍵為在早期及時進行有效地治療。近幾年隨著VT 的使用,主要以多媒體軟件訓練、同視機雙眼視功能訓練、智能化弱視治療儀等。
選擇的患者均進行了規范的紅光閃爍、視標訓練、屈光不正矯正等常規方法治療,研究組聯合VT 進行治療,對照組單純使用常規治療方法[5]。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療程明顯縮短,治療效果顯著提高,復發率較低。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常規的綜合治療方法依然為主導,聯合使用VT 的效果更顯著,但是并沒有替代常規治療方法。
使用智能化斜弱視檢查治療儀治療無雙眼視覺的弱視患兒的期間同時聯合視覺訓練、電腦游戲等方法,最終的結果顯示,兒童的治療順應性顯著提高。結果雖然較好,但是沒有進行對比,且治療中多種方法同時使用,最終的結果為綜合治療效果更好,單一的弱視治療儀無法發揮最佳的效果[6]。
在當前信息化不斷發展的時代下,電腦使用人數不斷增多,故出現了結合電腦VT 模式-增視能弱視診療系統,這是臨床近幾年研究出的新型方法。該系統中將常規弱視治療訓練方法與多媒體技術有效結合,將多種效果集于一體,最終的效果更好。有相關研究顯示,對弱視兒童進行常規綜合訓練方法治療、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治療后,對比效果發現,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的治療效果明顯更高。同時,在大部分弱視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其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治療的效果較好,且最終的效果高于常規綜合訓練方法。但是在重度弱視、非中心注視、屈光參差性、散光、近視的治療效果與常規綜合訓練方法相比,無明顯差異[7]。因此,常規綜合訓練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依然不能忽視。同時,常規綜合訓練方法、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方法均是以規范矯正屈光不正、斜視手術為前提進行的。可見,光學矯正、手術治療依然是斜弱視治療的關鍵點,不能淘汰。
另外,對大齡弱視兒童進行常規綜合訓練方法治療、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治療后,對比結果發現,常規綜合訓練方法治療大齡弱視兒童的效果與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治療大齡弱視兒童的效果相比,結果無明顯差異,對中、重度大齡兒童弱視的治療效果也明顯提高。因此,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類型、程度的弱視治療中,增視能視覺訓練系統治療后的效果值得肯定。
斜視患者的特征主要為無法兩眼同時注視同一物體,會對人體的外觀美觀程度、和諧程度產生影響。斜視分為兩種,一種為共同性斜視、一種為非共同性斜視。其中,非共同性斜視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斜視患者進行視覺訓練治療的最終目的:改善患者的兩眼運動情況,幫助患者的眼球向各個方向運動可以更加協調,對斜視顯像進行改善,幫助患者對正常眼位進行恢復,同時有利于提高雙眼視覺功能[8]。
常規治療斜視患者的方法較多,主要使用的有手術、屈光矯正,通過睫狀肌麻痹驗光后佩戴合適的眼鏡。但是,這樣只能對患者的斜視狀況進行一定的改善[9],單純佩戴合適的眼鏡并不能對非調節性斜視患者的情況進行改善,而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以直接對患者的眼部肌肉運動情況進行提高,>80%的患者在手術后可以對外觀改善,但是不能對雙眼的視覺功能完全恢復,這就說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地視覺訓練,以便對正常的視力水平、眼部功能進行恢復。該方法可以對患者的眼部肌肉運動、眼球轉動訓練進行改善。視覺訓練可以對患者的雙眼功能進行恢復,經臨床研究發現,眼肌手術后對患者及時進行視覺訓練,患者的情況明顯改善,效果顯著,且復發率也較低。
綜上所述,在弱視、斜視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視覺功能訓練,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視力水平、視力功能、可以對眼部情況進行有效地改善,顯著提高了視覺訓練效果,降低了復發率,值得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