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藝,周 航,馬 芳,王艷嬌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650000
護理心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學科, 其理論性較強, 內容也較為枯燥、抽象,而當前教學形式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為主,“教與學”存在一定脫節,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應用相關知識[1-2]。專升本護生在專科階段已進行過護理心理學的學習,重復的課程放大了教學內容的枯燥和無趣,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3],繼續使用單調的傳統教學方式易加大不良影響[4]。互動式教學與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具有本質性的區別,通過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采用研討、交流和對話等方式,形成互動學習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并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課堂體驗[5]。本研究以專升本護生為研究對象,將互動式教學引入護理心理學課程中,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探究專升本護生對互動式教學的感受和看法,以期對今后互動式教學的開展提供新的思路。
采用目的抽樣的方式,選擇參與互動式教學的2017級護理專升本學生為研究對象,護生均自愿參加研究,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研究樣本量以護生的資料重復出現,且資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為標準。共選取22人,組成5個焦點小組,每組4名或5名訪談對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護生均為女性,年齡21~24歲,焦點小組Ⅰ組、Ⅱ組各5人,Ⅲ組、Ⅳ組、Ⅴ組各4人。
1.2.1 教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反思性學習3種互動教學方式,每種教學方式實施前對護生進行隨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最后對表現最好的小組給予一定獎勵。情景模擬法為向護生提供特定的情景,護生根據情景編寫劇本和設定角色,并進行表演展示,時間設定在10 min之內。表演結束后由老師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評價,最后投票選出表現最好的小組。案例分析為向護生提供與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并設置問題,護生進行20 min的討論后進行分享,最后由老師總結。反思性學習為通過提供與護生經歷和生活較貼近的視頻,讓學生結合自身經歷進行思考和討論,20 min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焦點小組訪談法收集資料。通過主持人組織引導,讓護生圍繞某幾個主題自由討論,通過群體間互動獲得有用的資料和信息[6-7]。
1.2.2 資料收集方法
在訪談前讓護生充分了解研究的內容和目的,以及錄音的需要,承諾會保護其隱私并隱去姓名,用編碼代替,在自愿的原則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訪談在安靜的環境中,由2名研究人員組織進行,1名研究員按照設計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并鼓勵每位護生參與交流, 不加評判, 避免自身價值觀對訪談對象觀點表述的影響。另1名研究員一邊認真傾聽, 仔細觀察護生的表情、情緒、動作、語氣等,一邊記錄筆記,以便更好地理解護生的想法[8]。每次訪談持續40 min左右,訪談結束后24 h內將錄音轉錄為文字資料。訪談提綱包括:對互動式教學有什么感受?比較喜歡哪種互動教學方式,原因是什么?不喜歡的互動教學方式及其原因。
1.2.3 資料分析方法
運用內容分析法對資料進行分析。每次訪談結束后立即對訪談錄音進行文字轉換,經雙人核對,對資料進行反復閱讀,以獲得對訪談內容整體脈絡和思路的把握,經過、編碼,歸納提煉主題[9]。用字母A~E進行編碼,數字1~5代表對應的小組。
護生認為互動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增加了護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氛圍變得更為輕松,更能調動護生的積極性,還能促進護生間的感情,是比較愉快的學習體驗。E2:“我覺得小組討論的氣氛比老師上課講的氣氛活躍……大家想到什么就說,不用這么嚴肅。”A4:“因為我們這個班都是專升本上來的,大家都不認識,但是在情景模擬中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想臺詞,團隊協作也很多,慢慢地大家就認識了……覺得感情變好了。”
護生表示,通過情景表演,感覺這些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記憶,更容易掌握。C1:“我記得印象最深的1次是我們自己寫劇本,自己表演,表演的過程當中我們還聯系到書本上,會想方設法地把這些知識點穿插到情景表演中去,我覺得這種學習方法是最快的。”D3:“老師提供1個案例讓我們表演出來,我會下去翻書啊,查各種資料,給他演出來,印象也挺深刻的嘛。”C3:“演出來的東西……知識點在里面,表演出來的就都記得住。”
護生認為在情景模擬和反思中,通過換位思考后更能深刻地了解病人的心理,體會病人的感受。B1:“我更喜歡情景表演,感覺自己能參與其中,更能體會扮演的角色,之后在臨床或者之后工作中,可以對自己有一定幫助吧。”C4:“通過反思,我覺得……如果我又換成了一個護士的角色又到了醫院的話,那我就會增強我這些,比如剛才說的同理心,要更多地給予別人心里安慰。”
通過訪談發現,部分護生反映有人在互動中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不會主動為組員分擔任務,缺乏參與感、責任感和團隊意識。C1:“小組表演的話,我們那組就是比較活躍的那幾個人在討論,不活躍的就坐在旁邊,想聽就聽一點。”C2:“說你去吧你去吧,然后就他一個人在準備,其他人都無所謂。”D5:“大家覺得反正都是他表演,基本上就是他的事,其他人也不參與。”
部分護生表示互動式教學中獎勵小禮品不只是一種物質獎勵,更是對自己努力的一種肯定,但也有護生表示自己更喜歡通過加分來調動積極性。B2:“我們都不是想要吃那個食物,就是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的話,這個過程比較有意義。”D3:“我感覺我更喜歡加分。”A5:“如果得到小禮品的話,對于我們而言是一種獎勵,然后可能會比較開心,會帶給人一種榮譽感,而且其他人都沒有,只有我有。”
護生指出了互動教學中教學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因時間限制缺少展示機會,也有部分護生提出互動教學頻率過多,引起一定反感。B4:“還有就是考慮的時候時間不夠,每個人的想法不能全部都表達出來。”C1:“你知道為了那個表演我們去寫劇本,我們有個同學演得那是相當到位,第2天都以為會被抽到,然后因為時間不夠都沒有抽到,還是比較沮喪的。”C4:“還有就是次數太多了……如果間隔開一點的話,我覺得可能效果會更好一點。”
護理心理學知識本身比較枯燥,如果只靠教師“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護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學習主動性差,理論與實踐間常出現脫節現象[10]。而互動式教學的開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思路。本研究結果顯示,互動式教學為護生帶來了愉快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習效果。護生可以自主加入活動中,加深對護理知識的理解,通過實踐操作驗證理論知識,可以在反復試驗和操作中感受喜悅和樂趣,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可以讓護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在真實情景中進行實踐操作,能夠開發護生思維,提升護生創新意識,為護生未來發展提供更加廣泛的學習空間[11]。另外,互動式教學在專升本護生的同理心教學中也發揮了作用。同理心的培養是一個持續漸進、逐步內化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體驗他人的感受,并向他人表達自己對他的理解,采用傳統的護理心理學、護士禮儀與人際溝通等理論授課方式,無法達到同理心培養的目的[12]。本研究中的情景教學要求護生能對不同角色的表征與特點進行表演,通過扮演病人,護生體驗到病人在生病后身心的變化,以及在醫療護理過程中生理上與心理上的感受,在感同身受的過程中逐漸地挖掘同理心[13]。專升本護生有一定的臨床實習經歷,在進行反思的過程中,護生對過去經歷過的關懷事件進行分析,激發了護生內在的關愛情感,提高了護生對他人關愛需求的敏感性[14]。護生從一個新的角度體會到病人的感受,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對待病人,更加重視病人的情感需求,推動了護生同理心的建立與培養。
本研究中部分護生在參與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中出現“劃水”現象,從側面反映出護生缺乏責任感、團隊意識、溝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而這些能力都在領導力的范疇之內,領導力的缺乏是“劃水”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與洪艷梅[15]關于提升護生領導力促進小組合作的研究結果相近。改善這一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護生領導力的培養,加強護生對于領導力的認識,增加更多培養領導力的途徑和方法。翁文艷等[16-17]的研究指出,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實踐方式來培養護生的領導力。有研究表明,不合理的評價方式也是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不合理的評價方式主要是指在評價時未考慮到護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個人貢獻,而是將小組成績算做每個人的成績[18]。馬琳等[19-20]的研究中也強調了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方式在增加護生參與性的作用。因此,可在進行評價過程中對每位組員進行評分,從而突顯每個護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價值,更能調動護生的積極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互動式教學存在2方面問題,一是時間不足,由于課時有限且教學內容較多,導致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時間較少,課堂展示環節受限,護生積極性受挫。有研究指出,如何合理分配以及有效利用課堂時間以達到預期的互動效果是互動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之一[21]。因此,教師在進行互動式教學設計時需結合具體情況靈活分配討論與展示時間。二是互動式教學過于頻繁,可能原因為當前課程考核以期末卷面考試為主,與互動式教學強調平時的學習效果不一致,導致護生存在一定反感[22]。提示傳統教學與互動式教學方式交叉進行,并實施與互動式教學相適應的考核形式。此外,采用一定的獎勵機制不僅可以正面激勵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護生主動學習的能力[23],也是對護生個人價值的一種肯定,讓護生更快地接受和適應互動式教學。本次訪談中了解到護生對獎勵的類型有不同的想法,設計獎勵機制時沒有兼顧護生的不同需求,未能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今后在設置該環節時應提前了解護生的想法,并結合教學內容和互動形式設計更加合理的獎勵機制。有研究表明,獎勵的使用頻次與激勵效果有一定的關系,頻次過高會使護生產生膩煩心理,對獎勵失去興趣,還會導致護生對獎勵產生依賴,一旦取消,護生積極性就會下降[24]。所以,應把握好使用獎勵機制的頻次,避免過度使用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22名參加了護理心理學互動式教學的專升本護生進行焦點小組訪談,了解到互動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愉快的學習體驗,還有利于護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同理心的培養。同時,本研究結果也反映出想要更好地發揮互動式教學的教學效果,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發現能夠為互動式教學運用到護理心理或者其他學科中提供借鑒和經驗。在今后的互動式教學中要重視護生領導力的培養和合理考評制度的建立,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課時以及時間分配問題,可在教學中使用獎勵機制以促進教學實施,但需要充分考慮護生的需求以及使用的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