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麗娜 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更期待精神需求的滿足,如人們對音樂藝術的追求越來越普遍和深入,鋼琴的社會擁有量快速增長。鋼琴能夠成為常用的、獨立的伴奏樂器,是因為其具有音域十分寬闊、音色流暢優美、易于共鳴等優異特點[1]。現如今,鋼琴已經普遍運用于公立學校、教育機構以及日常生活的聲樂表演教學中。伴奏一般可分為鋼琴伴奏和樂隊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我們主要進行鋼琴伴奏。除了輔助和配合聲樂表演者完成作品外,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聲樂表演是由音樂藝術,由作曲家、作詞家、歌唱演員及樂器伴奏等共同創造的。作曲家和作詞家會交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靈感,歌唱演員的表演技巧結合樂器伴奏營造現場的聲樂環境,再由表演者對自己身體進行調控,包括樂器掌控、形體表演及發聲技巧,在鋼琴伴奏的指導下,對作品進行深刻的二度創作,從而達到更趨完美的表演效果[2]。而要想培養出優秀的聲樂表演者,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總體而言,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環節中的藝術指導性主要包括認識、體驗和表現三個方面,后文將對其做詳細的探討。
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認識環節中的藝術指導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幫助演唱者更加深刻地認識作品。一部音樂表演作品往往受到作者思想、演唱者情感以及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風格的巨大影響。聲樂表演者只有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才能更好地和創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真實體驗到作品的藝術魅力,為更好地演繹音樂作品奠定基礎[3]。聲樂表演者通過對鋼琴伴奏的表演作用和意義進行深刻分析,能夠更扎實地學習聲樂作品的背景。二是可以加深聲樂知識表演者對二度創作的認識。一些聲樂表演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對作品的獨特認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而鋼琴伴奏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鋼琴伴奏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習者對二度創作的認知,從而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曲子的旋律。聲樂表演的二度創作并不是拋棄原作品的精髓,而是在原作品的精華上進行再加工,是對其藝術表現力的豐富和延伸,并增加了作品的表演元素。這充分發揮了學習者在聲樂表演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其情緒能夠更加完美地融入聲樂作品中,演繹出更加精彩的聲樂內容。鋼琴伴奏指導聲樂表演者對二度創作的認識,不僅挖掘了學生的潛能,營造了學習過程中的愉快氣氛,還提高了聲樂表演教學效率[4]。
聲樂表演不僅是一種藝術表演服務,更是一種極致享受過程。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還體現在體驗環節。人總是先有了感性認識,才有理性認識。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和感受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如果沒有這個體驗環節,學習者和演唱者就難以全面、充分地理解作品。
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體驗環節的藝術指導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展。第一,鋼琴伴奏能夠增強聲樂表演者對作品的情感體驗。由于創作者創造作品的時間一般早于演唱者演唱時間,所以演唱者和創作者之間往往會存在年代差。所以,演唱者要從鋼琴伴奏中體驗創作者的情感,感受創作者在作品中所融入的情感,從而與創作者形成情感共鳴[5]。這種體驗式的藝術指導可以激發演唱學習者的藝術表現力。優秀的聲樂表演往往是在不斷地體驗和融入創作者的情感體會過程中細致地進行情感揣摩,產生了情感共鳴,從而形成優秀的情感輸出表現。第二,鋼琴伴奏可以指導表演者對作品內容進行體驗。如前所述,表演者與創作者存在年代差,生活背景不同,物質生活水平也可能不一樣。鋼琴伴奏可以指導表演者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品中的人物、環境以及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在此基礎上,表演者再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情感體驗,可以更加生動地傳達聲樂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教學的藝術指導最終落實到實踐中,也就是聲樂表演的表現環節中。通過鋼琴伴奏的指導來使聲樂表演更加生動而富有情感是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教學的藝術指導的目的。鋼琴伴奏可以指導聲樂語言的表現,這是聲樂表演最直接的呈現,其通常包括符號語言和肢體語言兩部分。與生活語言不同,聲樂語言的符號語言表達具有比較強的律動性和聯動性,在情感表達上更為激烈鮮明[6]。節奏的跌宕起伏、韻律的舒緩激昂可以調動觀眾的情緒,使其產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以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進行藝術指導,能夠獲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鋼琴伴奏對神態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眼神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從眼睛中可以觀察到人的各種細微復雜的感情變化。表演者可以將鋼琴伴奏傳遞出的情感通過眼神表達出來。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可以有效啟發和引導學習者利用眼神來表達情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與觀眾進行信息交流,最終提升聲樂表演的藝術表現力。
鋼琴伴奏還能對表演者的肢體動作進行指導。肢體動作包括手勢、腿和表情等,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鋼琴伴奏的有聲語言指導肢體動作的無聲語言,本身就具有藝術性。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肢體語言往往能夠很好地增強聲樂表演的舞臺表現力。手勢和表情通常能夠傳達出一種比較強烈的情感,表情隨著鋼琴伴奏所表達的情感的變化而變化,手勢跟隨鋼琴伴奏的節奏而做出相應的或有力或柔軟的動作變化,能夠帶動觀眾進入鋼琴伴奏的旋律中,從而幫助觀眾理解聲樂作品的感情。肢體動作的自然、協調也會使聲樂表演更加美觀,為整體表演起到增色作用。而且,肢體語言有很大的二度創作的發揮空間,可以提高表演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鋼琴伴奏還能對表演者的形體表現進行指導。形體指導可以是服飾和化妝等方面。鋼琴伴奏有其情感基調,在聲樂表演時,表演者要選擇合適色調的服飾和妝容與之搭配,從而保證表演不突兀。形象塑造的靈感通常來源于鋼琴伴奏的音樂節奏和風格所帶來的或奔放或狂野或憂郁的形象,而情節氣氛的營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形象的塑造。為此,在鋼琴伴奏的形體指導下,教師可以建立類譜與裝飾的基本映射關系庫,從而更方便學習者選取相應的裝飾和領會形體表現在聲樂表演中的精髓。與肢體動作一樣,形體上的表現力也可以根據表演者的情感傾向進行二度創作,進而提高聲樂表演表現力。
鋼琴伴奏還能對表演者的舞臺演繹進行指導。舞臺演繹實踐是聲樂表演和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意味著表演者正面臨著觀眾的檢驗。臺下和臺下往往會有很大的差別,不然就不會有“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之類的警句出現了。從臺下到臺上,表演者的心態會有著很大的轉變。這時,鋼琴伴奏可以幫助表演者克服心理恐懼,并快速帶動表演者進入狀態。演唱者在鋼琴伴奏的影響下形成了高度的專注度和飽滿的情緒,隨著表演的深入,最終實現了情感爆發,帶來炸裂的音樂藝術美感。
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教學的藝術指導是多方面的。聲樂表演教學的層次越深,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性和情感引導作用就更強。通過對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認識、體驗和表現三個環節的藝術指導性的探討可知,在聲樂表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背景學習和情感代入,隨后在聲樂表演體驗中與創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創作者者的情感和意圖,最后鼓勵學生進行聲樂表演二度創作,從而將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教學的藝術指導效果最大化,達到帶給觀眾震撼的藝術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