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怡,李 萌,楊 蕾,焦 嬌,陳明偉*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陜西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系,陜西西安 71004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一組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主要累及肺部,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加速肺功能損害,屬于世界范疇內病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進入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極增[1]。多數AECOPD病情變化與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關,隨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急性加重,病情會逐漸惡化,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且增加了臨床判斷病情的難度[2]。目前對于病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甚少,且在臨床中往往忽略病毒在COPD發病中的作用,這對于COPD病因治療方面存在極大的隱患[3]。因此,本研究對AECOPD患者呼吸病毒分布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對預防AECOPD病情進展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00例AE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中有關AECOPD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既往有吸煙、粉塵和其他危險因素接觸史者;慢性咳嗽和哮喘病的病史超過2年,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以上者;咳嗽頻率增加,咳膿性痰和喘息癥狀者;舒張藥吸入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70%者等。排除標準:排除支氣管哮喘、肺癌、肺結核等疾病造成肺功能變化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近1個月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無急慢性其他炎癥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者等。此研究已通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①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采用鼻拭子獲取鼻部分泌物及鼻黏膜細胞,使用15聯呼吸道病毒熒光標記PCR檢測試劑盒檢測患者病毒感染情況,檢測內容包括副流感病毒I型、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鼻病毒A/B/C型。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與臨床指標,對病毒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進行單因素分析,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長期吸煙、長期飲酒、既往使用激素、高血壓、糖尿病、呼吸衰竭等;臨床指標包括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pH值。③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獨立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s)、[ 例(%)]表示,分別采用t、χ2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毒類型分布 600例AECOPD患者病毒檢測陽性190例,陽性率為31.67%,檢出病毒190株,以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為主,共59株,占31.05%,見表1。
表1 AECOPD患者感染病毒類型分布情況
2.2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結果顯示,AECOPD陽性患者長期吸煙、合并糖尿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陰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AECOPD患者的基本資料分析[例(%)]
2.3 臨床指標 臨床指標分析結果表明,AECOPD陽性患者的FEV1、FEV1%pred均低于陰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AECOPD患者的臨床指標分析(±s)
表3 AECOPD患者的臨床指標分析(±s)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pred: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
?
2.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感染病毒為因變量,將FEV1低、長期吸煙、合并呼吸衰竭、合并糖尿病等觀察指標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EV1低、長期吸煙與合并糖尿病均為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 學 意 義(OR= 4.039、4.039、2.134,均P<0.05),見表4。
表4 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COPD具有反復性發作的特點,隨著病情的惡化,會進一步發展成肺心病、呼吸衰竭等,這一觀點目前已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可。當COPD患者發展為急性加重期時,約2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致殘率、致死率高,并增加了并發癥發生率[5]。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是由于宿主、呼吸道病毒與外界環境之間出現較為復雜的病理變化,肺功能逐漸減退,導致患者的肺衰竭誘發死亡[6]。細菌感染被認為是COPD出現急性加重的主要誘因,流感病毒也是COPD急性加重中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機體后將侵襲氣道上皮細胞,使氣道細胞脫落后造成微血管腫脹與免疫反應降低,黏液纖毛的功能性降低[7]。
在AECOPD患者血清中檢測出細菌十分常見,相關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可改變患者下氣道微生態環境,使呼吸道異常菌群被激活,此過程中可抑制抗菌肽,從而降低機體的免疫力[8]。流感病毒能抑制肺炎鏈球菌的免疫應答,調節肺炎球菌分子與呼吸上皮的黏附作用,其也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功能障礙和中性粒細胞凋亡,減弱巨噬細胞的吞噬性。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感染后持續存在于呼吸道中,會加劇肺功能的衰退,導致COPD發作更加頻繁。鼻病毒A/B/C型是AECOPD期間較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會導致COPD患者下氣道微生物群發生變化,加強流感菌的致病趨勢。另一方面,人鼻病毒(HRV)中的蛋白酶會誘導T細胞與單核細胞活化Th1與Th2,使COPD患者病情加劇,而Th2反應又會引發氣道高反應性,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加速肺功能的惡化[9]。本研究中,600例AECOPD患者病毒檢測陽性190例,陽性率為31.67%,檢出病毒190株,以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為主,表示在AECOPD陽性患者中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是誘發其發病的主要病毒。
本研究結果顯示,AECOPD陽性組長期吸煙、糖尿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陰性;以是否感染病毒為因變量,將FEV1低、FEV1%pred低、長期吸煙、呼吸衰竭、糖尿病等觀察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EV1低、長期吸煙與合并糖尿病均為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獨立危險因素。因為AECOPD患者FEV1降低,提示患者肺功能損傷,破壞肺泡的完整性,增加肺泡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并損害免疫功能,導致易發生病毒感染。長期吸煙會使氣道上皮受到損傷,導致黏液的清除能力與纖毛擺動能力下降,同時還可能對機體免疫系統造成影響,引發免疫系統紊亂,增加病毒侵入的風險[10]。其次,高血糖狀態會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分泌出現障礙,肺泡完整性受到影響,毛細血管通透性上升,最終引發病毒感染。此外,呼吸衰竭患者會出現低氧狀態,受到炎癥因子、氧化應激刺激、能量攝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對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11]。本次調查研究時間歷經6年,總計收集600例COPD患者的臨床數據,有效降低了季節性分布對病例收集的影響,但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次調查只是單中心橫斷面的研究,無法有效避免由于病毒地理分布的不同導致的誤差。
綜上,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獨立危險因素為FEV1低、長期吸煙與糖尿病,所以提高FEV1水平、控制吸煙、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將控制AECOPD患者合并發生病毒感染的概率,因此,臨床醫師應勸誡AECOPD患者減少或杜絕吸煙行為,同時加大對糖尿病的預防,控制呼吸衰竭的發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