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鳥
(浙江省永嘉縣楓林鎮中學,浙江 溫州 325100)
在新課改標準下,作為數學教師在授課時,需要關注學生素質培育需求,在育人的手法上加以創新。本著踐行以生為本思想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積極落實互動的授課模式。在數學課堂上的強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并以此為目標導向針對具體課程內容,以及授課活動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創新,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明確正確的學習思想,整理學習思路,提高整體的學習實效。
在當下全面落實數學授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教師在師生互動規劃設置與落實方面,所做的工作舉措并不規范,與學生的思維發展訴求之間存在明顯差別。首先,在教學期間,教師保持著以自己為核心的思想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對基礎知識的灌輸和滲透,而對于學生主體性思維意識的發揮和培養則不夠中重視。同時,在課堂上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以提問為主,但是在提問設置的過程中,通常以師為中心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進行作答,這樣的互動方式所呈現的氛圍比較生硬,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同時也給學生的興趣培養和動力激發等均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授課時教師需要關注師生互動模式優化設計,根據學生的思維發散需求,以及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所提出的具體要求,提出科學的授課模式,針對師生互動的教學空間和活動氛圍進行優化設計,從而保證所開展的數學課教學更加高效,所呈現的學習品質也更加卓越。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作為數學教師需要積極順應新時期的改革思想[1]。在以生為本思想的主導下形成正確的學生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整個數學課活動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并保持著民主、平等的思想觀念,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讓學生在互動氛圍中,能夠保持輕松的學習狀態,并進一步端正自身的學習觀念。在民主思想的導向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疑,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問題,然后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和討論。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作為數學教師需積極組織和開發趣味的游戲化活動,從而為師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情境。也能夠在游戲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并以更加積極和主動的情緒狀態參與到數學課的探索當中。例如,在圍繞“圖形的軸對稱”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則可以設置趣味的游戲,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數學圖形,然后引導學生從眾多圖形中挑選出軸對稱圖形,然后在此基礎上思考和探究該圖形所具有的特征。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聯想,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繪畫技能進行自主創新,并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創新靈感和思路進行分享。
在師生互動理念導向下,教師需要在提問環節進行合理創新[2]。從而保證師生互動更加規范,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情感認同,并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到問題探索的活動當中。在設置提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踐行因材施教的思想觀念,在此基礎上分層設置提問。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問題探索當中,并在問題的啟發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思路。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在提問設置的過程中,則可以分層設置提問,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則需要以考察移項、合并同類項等定理為主設置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而針對基礎好的學生則需要適當增加提問難度,將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問題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合作學習也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載體,能夠保證學生的課程探索和學習更具有深度和高度。在組織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小組合作的戰略思想有效地貫徹和落實下去,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設置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引領,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深入探究[3]。比如說,在圍繞“一次函數”開展授課的過程中,則可以從單調性的特征出發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自主觀察函數圖像,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和探討一次函數所具有的特點,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在小組之間就具體的學習經驗進行有效分享。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師評和指導,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僅如此,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對互動的空間和載體進行有效創新,加強現代技術載體的開發,構建互動體系,利用微信等載體組織學生之間就具體的學習經驗進行互動,同時也可以通過線上載體支撐進行遠程輔導,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滲透正確學習方法。
結論:依前所述,在數學課上,將師生互動的授課模式有效地貫徹和落實下去,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也能夠促使其以更加積極地態度參與到課程活動當中,通過創新多種互動形式,讓學生產生對數學課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具體的育人思想上進行端正,踐行民主、平等的活動思想,組織趣味的游戲活動,并科學提問、合作探究,積極開發先進的教育載體,為師生互動構建良好的環境載體,推動數學課的教學進度順利進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識和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