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衡水市珍寶街小學,河北 衡水 053000)
綜合版畫(integrate Print)是版畫的一種,指將兩種或幾種版畫技法綜合在一起完成的版畫作品。綜合版畫帶有很強的實驗性、偶然性,是一種非常靈活輕松的創作方式,是帶有較強的現代藝術特征的新版種。本文主要對綜合版畫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有效應用綜合版畫,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第一,綜合版畫的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孩子們的感知、形象思維意識和能力。
實踐中可以看到,要進行綜合版畫創作,就必須進行圖像創造,因此也就需要學生必須有生活經驗。比如,一年級拓印實物課上,讓學生們先收集樹葉、硬幣以及布料等版畫材料,然后將它們拓印在畫紙之上。在此過程中,孩子們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他們不再是直接對生活經驗進行觀察,而是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和感知。
第二,綜合版畫的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綜合版畫教學目的并非只是教會孩子們綜合版畫的制作方法,更多的是引導他們享受制作版畫的過程,在自己動手操作過程中體會創造的樂趣。在此過程中,應當先引導孩子們熟悉所選、所用材料的具體屬性,然后親手操作,體驗將材料印在紙上的感覺和表現力,以此來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綜合版畫在現階段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非常的顯著,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綜合版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事實上,我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避免不了包裝、海報、廣告以及各種各樣的印刷品等視覺層面的文化產物,而它們又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另一方面又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呈現美術作品之經典,又要引導學生認知作品的文化價值。如在小動物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編個森林里的小動物參加運動會的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森林里的活潑與生機,才能使畫面生動,繪制時學生有畫面感,就能帶著愉悅的心情,自覺拓印出森林里的小動物。
小學美術綜合版畫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注重教材橫、縱向的有機聯系,避免增大綜合版畫制作難度。比如,小學低年級階段的美術課中未涉及版畫教學的內容,而到了高年級階段教學時,學生們會感到非常的突然,甚至出現了無法接受版畫形象的現象,因此嚴重影響了版畫教學效果。基于此,在綜合版畫教學過程中,應當突出學科特點,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機動的去做一些課題彌補教材的不足,讓學生的版畫學習從單色、彩色,逐漸向套色過渡。在剪貼彩紙畫、紙版畫底版過程中,也要講究循序漸進;比如,浙美版小學美術第1 冊教材梳理《走進新天地》教學過程中,橫向上要結合學過的教材、學過的知識,以此來鼓勵學生去實踐,從而提高版畫的實際可操作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課前將用于拓印的布料貼在黑板上,并在其上粘上繪畫紙。老師可以給學生做個小魔術,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蠟筆涂抹,就能形成漂亮圖案,大家信不信?學生們多數不相信我能夠做到,于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看著我。此時,導入新課程——實物拓印。
第一,體驗材料。學生的綜合版畫學習過程中,可實現收集一些比較適合用于拓印的材料,樹葉、蕾絲、硬幣以及布料等,并且需觸摸、感受所收集到的材料性質。在此過程中,老師應當注意游戲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鼓勵孩子們去積極地探索新事物、感觸新物體,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學生的經驗。
第二,利用印痕進行創作。學生根據印痕,可以創作對稱圖;同時,可將全班學生創作的對稱花紋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作品。在此過程中,老師應當注意學生控制畫面的能力,不要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作品賦予成人化的評價觀點。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在綜合版畫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紙張撲在有突起的刻花、花紋紙以及質地較為粗糙的表面上,用蠟筆、粉筆或者鉛筆在紙上慢慢地摩擦,完成實物拓印。
第三,展示作品。當綜合版畫課結束以后,老師可以選擇性地請同學上臺,展示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并讓其他同學通過觀察該學生的作品,試著猜測印制材料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技術方法等。然后學生再解釋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內容,并自己說明版畫所要表達的意思,用的是什么樣的材料和手法來詮釋作品,然后再由同學們評價該生的版畫作品給他們的感覺,并說明理由。同時,學生可在班內組織開展作品展示活動,介紹作品選材、拓印以及組合印痕創作思路等。
總而言之,綜合版畫不僅具有版畫與生俱來的教育功能和價值,而且還因其取材容易、工藝自由可選以及實驗性非常的強,因此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立足實際,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