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銀
(貴州省正安縣第八中學,貴州 遵義 634000)
辦學理念是學校的精神之所在、觀念文化之根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是應扎根于實際,并展望未來,確立發展思路和價值追求。在學校與教師的奮斗努力下可以實踐的、可實現的,具有其適應性的特點。辦學理念的提煉和轉變直接可影響到學校氛圍、德育課程和活動的建構。本課題將主要研究新時代學校辦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活動開展的新思路,以供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校園文化與環境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締造的,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若一所學校擁有依據凝聚多人指揮,具有簡潔性、適應性的辦學理念。習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教育方針的提出,也為學校辦學理念的轉變指明了方向。例如,我校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位學生走向成功”。具體詮釋五大方面內容:感恩親人及教師、教師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規劃成功路線;教師為自己的專業人生規劃成功路線;學生為自己的前途規劃路線;學生的品德修養的塑造。一句精煉、成功的辦學理念它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微妙效應,必定會對師生產生熏陶、感染和激勵的功效。各校辦學理念的提煉,要立足于學校發展情況,區域發展環境,后聯系教學新理念,匯集廣大教師的建議,一同去提煉辦學理念和規劃辦學目標。另外,學校也應做好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如樹立起校園文化宣傳標牌;打造學生閱讀體驗區、手工創意體驗區;溫馨的花壇等等,營造起校園文化與環境,純正的校風,讓師生們感受到校園的文化,內心愿意在校園中去一起教學相長,迎接豐富的知識和新發展。
國家的興盛發展不可能缺失教育這一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社會發展環境下終身學習已然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成長的榜樣力量,更應該做到以身作則,自主地將學習貫穿于自己的一生,可以通過參加校內校外各種教研活動,向他人積極學習,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現狀,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基于此,政府和學校應積極為廣大教師的成長創造機會。為開闊教師的視野,增長見識,可以邀請教師參與“名校名師講壇活動”“德育專題培訓”等,聆聽優秀教師的分享。同時在校內也可組織開展“一師一優課”比賽活動,吸引各科老師參加,且可邀請一些特級教師作為評課者,這樣活動舉辦起來更有意義。各位老師為參與比賽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多次磨課,最終參與講課比賽。評課者根據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句、舉手投足,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教師們尤其是年輕教師的進步十分顯著。另外,要通過課程、課堂、課題三課聯動,推進學校的內涵發展。教師們可以結合日常對教學問題和教育現象的關注,共同探討提出具有研究性的課題,用課題引領優化教學,多名教師一起參與研究,這也是教師在進行專業成長。教師要用自己行為去影響學生的成長。
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的浪潮中,倡導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激發學生的潛力,課程中可以增添拓展性課程,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鍛煉學生的技能。例如,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中關聯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熟悉感和親切感,調動學生興趣去參與探究,運用學過知識去努力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感受化學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又如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提供給學生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發揮能動性去參與體驗,學生們運用考察、實驗、調查等方式收集匯總信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在每一個學生心理都有好勝心,他們的內心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表揚。為促進學生品德修養和技能的提高,學校應積極設置校園活動,給學生提供可以展示自我個性的活力舞臺,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例如,以班級為單位可以開展主題活動“主題活動日課程”,主題可以是當下教育的熱點話題,也可是學生在發展中共同解決的問題等等,如以“青春如虹,夢想在飛”召開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積極發言,暢談自己的夢想,相互的彼此之間進行鼓勵;教師也可通過更加了解學生,引領學生成長。而學校可以組織開展閱讀節、游學活動、運動會等,帶領不同年級學生們一起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去在其中體驗生活、張揚活力、保有童趣。學生可以活動中收獲合作的精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等等,助力學生的新發展。
總之,在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深切地感受到,一所學校要想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所突破發展,理應先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并積極地采取教學改革措施,對在校教師進行組織培訓,對課程體系和德育活動的開展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創新,才能使學校在創新中發光,揚帆遠航,發揮其功效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