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 曹瑜虹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2018 年6 月21 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高學業挑戰度,改變輕輕松松畢業的高校普遍情況,切實將內涵建設及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上。本次會議強調推進“四個回歸”,高校學風建設重新提上學校重要工作議事項程。高校學風是一所大學特有的教學方式、辦學風格和文化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優良高校學風能增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學習氛圍。各高校圍繞制度規范、學風引領及文明養成等,開展了諸多卓有成效并頗具特色的學風建設特色工作。本論文以湖南某高校的二級學院新生校紀校規知識競賽之系列學習競賽活動為例,具體闡述校紀校規知識競賽作為高校學風建設實施途徑的做法以及啟示意義,為各高校的學風建設建言獻策。
新生校紀校規知識競賽是以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以前期學習與后期競賽的形式進行。前期的學習包含新生自主學習、主題班會學習以及學生會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學習三種類型。后期競賽形式分為新生全年級參與的知識閉卷作答初賽階段,以及基于初賽產生的各班前5 名同學構成小隊參與的“班級保衛戰”決賽階段。學習競賽的內容圍繞諸如宿舍管理、第二課堂學分、學生違紀處分辦法、學生考勤請假規定、考試違紀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主題班會開展等與高校學生學習、生活、工作方方面面密切相關事宜進行。
1.新生自主學習。為幫助全體大一新生系好大學的第一粒扣子,外國語學院學生會統一分發《學生手冊》到各班,并將手冊以及本次學習競賽涉及宿舍管理、請假辦法等的方面內容電子版轉發至年級群及班級群。在軍訓期間,統一組織并督促各班學習。2.主題班會學習。由學生會組織部組織新生各班開展“學風建設”主題班會,采取微視頻、座談會等豐富的形式,以學校《教風學風建設實施細則》為基準,圍繞“作為新時代大學生,面對高校學風建設應該怎么做”,展開學習教育,引發大家的思考,推動全體新生參與到學風建設中來。3.新生入學教育學習。新生開學第一個月內,由院團總支書記指導、院學生分會干部組織策劃,對全體新生開展入學教育主題學習。院學生分會主席團成員以及各部門部長擔任主講人,從加強學風建設為出發點,各自結合本部門工作內容,有針對性地圍繞諸如宿舍管理、第二課堂學分、學生違紀處分辦法、學生考勤請假規定、考試違紀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主題班會開展等與高校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各方各面進行統一教育學習。
1.閉卷作答初賽階段。開學初,由學習部提前下發相關文件組織各班進行學習。比賽要求全體新生在需認真學習《學生管理規定》《學院學籍管理制度》等內容后參加初賽閉卷考試。考試由學生會負責組織、監考及閱卷工作。按班進行成績匯總歸納后,選取每班前五名進入決賽。2.“班級保衛戰”決賽階段。決賽階段包括五個環節,分別是:風采展示、必答題、搶答題、押分題以及案例分析題。各班選手為初賽階段選出班級最高分5人,輔導員老師及學生會主席團成員為評委打分,班級其余同學出任親友團啦啦隊,各班為班級榮譽而戰。必答、搶答、押分題均以組織學生學習內容為對象,起到鞏固加強的效果。案例分析題則以切實發生在學生身邊諸如詐騙、宿舍安全、人際交往、生活適應等內容為題,通過學生的自我解答與老師的點評,分析具體遇到案例情形應該如何處理,對學生起到間接教育的作用。
1.抓準學風建設時機與內容。以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從新生入校之初起,圍繞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各方面開展主題教育及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們遵紀守規,樹立建設優良學風意識,系好大學第一粒扣子。2.注重學風建設實施途徑及成員參與度。本次競賽以前期學習與后期競賽的形式進行,很好地達到了知識的普及與檢測環節有效結合。采取主題班會、講座、閉卷考試、有獎競賽等多種學生易于參與的形式,實施推廣成效顯著。且教育與競賽筆試初賽階段要求新生全員參加,在覆蓋面上達到100%。在最終的決賽環節采取各班5 人進行“班級保衛戰”,從一開始培養了學生班級集體榮譽感。3.達成學風建設活動的多維度育人效果。本次競賽不僅有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同時對活動開展實施主體--院學生分會干部的能力有提升作用。學生會干部在院團總支書記的指導下,通過策劃、組織、執行學風建設主題相關活動,踐行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原則,兼具達成新生學風建設教育與學生干部隊伍提升的多維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