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諾
(中共黔南州委黨校,貴州 黔南州 558000)
目前關于鄉村建設具體內容因為區域差異而存在不同,有的地方認為鄉村規劃、鄉村建設、鄉村生態、鄉村公共服務等是建設的根本內容。而筆者認為有必要直接以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為基本內容開展工作,這樣才能保證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于2050 年真正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國外鄉村建設當中,以英美法日等為代表的國家都存在一定的雷同性,即對鄉村發展的大力政策支持、相應法制系統建設、各類人才培養、農村耕地嚴格保護、自然生態維護等方面。這些國家因為經濟較為發達,法制觀念突出,故而在政策以法治建設上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在十幾年前日本就已經發布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法律,而且日本政府于人、地、產、文四個維度形成了詳細布控。第一,人。主要尊重農村意見領袖以及特殊技能人才,讓二者帶領村民一同開展農村建設活動。這其中包括利用本村獨特資源形成特別景觀。第二,地。主要是土地資源,除了建立詳細保護措施之外,需要根據土地性質進行合理開發,例如濕地開發、草原開發以及梯田建設等,要讓寶貴的土地產能提升。第三,產。主要是資源,即要充分利用當地種植業、養殖業、傳統飲食、藝術品來構建鄉村旅游項目。第四,文。即文化,例如宗教、祭祀、美術館、博物館等要充分納入其中。這也是目前為止日本農村具有傳統文化氛圍的主要原因。
美國大部分人口都生活鄉村中,美國最常見的便是個人農場。在鄉村建設方面,美國首先考慮到的是土地集中利用以及飲水健康問題。尤其是后者幾乎達到了一村一個小型污水處理站,有效地處理居民們形成的污水,減少涉水疾病。另外政府還會以第三方機構來代理完成居民點垃圾處理工作,即在農村垃圾處理方面美國政府已經實現了政府購買服務。另外,政府對農村村民任意搭建建筑具有非常嚴格的審核,其目的是避免違規違法建筑占用土地。
通過日本和美國的鄉村建設可以看到,二者都會利用政令來引導或者約束鄉村建設工作,首先要保證農村土地得到切實保護,其次是保證生態環境。而我國的鄉村建設是將經濟、人才、文化、組織、生態都囊括其中,保證五位一體確保現代化農村建設沒有短板。但也恰恰如此我國鄉村建設難度更大,挑戰更為嚴峻。尤其是國家體制所限,世界范圍內沒有更好的經驗供我國參考。
貴州省2017 年全國發展排名25 位,2018 年排名提升一位,2020 年上半年貴州省排名已經上升到20 位。這主要歸功于全國交通體系建設蓬勃發展,促進了貴州省旅游業。旅游業的發展也讓貴州省的鄉村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尤其是202 年貴州省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的頒布,其給予貴州省農村建設指導方向。但我們不可否認,貴州省仍然面臨著系列難題:
第一,基礎建設薄弱,農業缺乏配套設施,生產仍然粗放化,生產效率低。例如受地形影響灌溉設備不足,水土保護不力,給農業生產帶來影響。第二,產業單一,沒有實現種植、養殖的綜合化和創新化,循環經濟模式基礎虛弱。第三,農村資本市場不規范,銀行貸款少農民還款不積極,供給雙方矛盾明顯,民間借貸行為沒有得到有效規范和引導。第四,技術供給弱,知識更新差,且知識和技術的產能轉化水平低[1]。
第一,基層文化單位指導群眾文化的職能沒有完全激發出來,文化下鄉等活動存在明顯的形式化。導致群眾文化單一,群眾文化素養不足。第二,“留守兒童”問題仍然嚴峻,留守兒童安撫工作不扎實;第三,農村群眾保健及健康意識差,小病拖大病不治現象仍然廣泛存在[2]。
主要是農村養殖導致的糞污問題、生活污水問題還沒有得到具體解決。農村沼氣池建設、污水處理池、飲水安全工程等都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另外,農村的“田——林——水——路”規劃還不全面,沒有形成一鎮一特色,一村一景。另外,因為水土保護工作缺乏系統協調,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問題。這一點對于鄉村建設形成很大的影響,讓寶貴的土地資源變得更加捉襟見肘。
基層黨組織業務不熟練,尤其缺乏能夠精通經濟、文化、生態、組織、人才五大建設的中堅力量。需要實現純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保證基層黨組織能夠深入到建設行動當中,而不是只在思想層次發揮表面功能。
主要問題集中在勞動力流失大、技術型人才少。如何吸引大學生回鄉成為人才振興的重點[3]。另外當地政府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小,勞動力返鄉現象差。在2021 年貴州省一號文件當中,也明確說到了人才問題,由此可見貴州省人才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該文件雖然提出具體的指導思想,但具體如何落實還需要高校以及各級政府來負責實施,提高這些主體人才意識十分關鍵。
對于貴州省鄉村建設而言,必須要精準地找到經濟、文化、生態、組織、人才五大建設主要問題,找到影響五大建設的主要矛盾,形成全面的解決方略,其中要發揮基層政府的引領作用,引入市場機制,保證農民的建設積極性。
第一,于農村建立完善的灌溉體系,保證農業旱澇保收。一號文件中指出,2021 年要建立“貴州大水網”,要積極落實水庫建設,以五百萬元為單位,需投資200 億元以上,實現水庫網絡建設,確保貴州省農村可以有效對抗干旱。引導農產品企業進入農村建設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促進土地流轉,努力推進耕地土地流轉以及宅基地確權,讓農民獲得補助同時可以就近就業,確保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發展。第二,融入農業科技單位,幫助當地農業向多元領域發展,實現種植業、養殖業的內循環,減少養殖業污染。另外鼓勵當地農民向電商方面發展,拓寬銷售途徑,不斷增加農業電商化發展經驗。為了給農業電商化發展助力,貴州省在2021 年設定了新增冷庫30 萬立方米的目標,其可以保證冷鏈延伸到田間地頭。第三,給予涉農銀行的優惠政策,確保其貸款業務健康發展,同時加強農村民間借貸的監管,減少民間糾紛,構建良好的農村資本市場氛圍。關于這一點,貴州省政府正在努力進行農民合作社內部合作試驗點工作,其可以保證農民就近獲得資金。第四,鼓勵農民學習新技術創新種植養殖模式,為創新主體提供足夠的資源保障。第四,積極地引導各村各寨結合本身民俗、風俗、景觀建立農旅結合項目,積極地對外宣傳吸引游客,增加農民收入。對于貴州而言,旅游資源豐富,這一點對于鄉村農旅結合項目來說是天然優勢。只是需要專業旅游人才來進行資源整合。為此,政府可以聯絡旅游院校,引導畢業生前往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成立旅游團,承接導游以及其他旅游服務項目[4]。
第一,加強對基層文化館的監督,豐富其物資資源,保證其對群眾文化的發展壯大發揮出培養、指導、規范作用,豐富農民的業余生活。對不良生活習慣例如賭博、酗酒進行集中治理。另外一號文件當中指出,需要積極培養農村婦女文化,提升她們知識文化水平,這對于改變貴州省重男輕女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第二,積極地向鄉村小學提供高質量圖書,并定期進行城鄉小學生交流,另外置辦鄉村兒童娛樂設施,保證留守兒童的精神培育。為了有效緩解留守兒童問題,防止兒童輟學,一號文件指出:凡是居住人口達到3 萬人的鄉鎮必須要建設幼兒園兩座以上,另外居住人口滿1000 人的農村必須建設一座幼兒園,保證幼兒保育問題得到解決。第四,積極推進“一村一醫”,強化鄉鎮衛生所水平,保證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市),全面提升鄉村合作醫療水平,保證農民跨地報銷。為了提升村醫水平需要積極地進行年審考核,加強對村醫的監督監控,定期進行職業培訓,力求鄉村擁有一支技術強大、肯吃苦肯付出的醫療隊伍。
生態是基層賴以發展的基礎,只有良好的生態,才能給予農業無限動力和保障。第一,對農村養殖進行統計,明確養殖場位置、數量,并積極地規劃養殖產業。鼓勵農民合資辦場,實現規模化養殖,能夠有效匹配化糞池、沼氣池、污水池,讓鄉村污水、糞污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第二,合理勘測科學布局保證集中供水,提升供水設施消毒水平,積極控制涉水疾病,降低農民家庭負擔。為了保證合理收費,積極開展民眾聽證,保證水價合理性。第三,整合農業部門、林業部門、水利部門形成“田林水路”科學規劃,要確保實現一鎮一特色,一村一美景。以此來實現農旅結合,給予農民額外收入。另外引導群眾參與到自然水土治理工作當中,積極進行育苗栽植、分殖育林等方式開展綠化活動,將脆弱的生態區保護起來,給予自然自我修復時間。也可以村為單位進行責任承包,保證有效半徑內的山川荒野的森林覆蓋率。提升對亂砍亂伐的懲治力度,保證森林資源不被破壞。
基層黨組織是鄉村建設堡壘,其可以培養眾多優秀黨員投入工作,同時也能夠監督黨員干部兌現責任。正因此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必須積極推進。具體可以從以下角度切入:第一,積極提升黨組織領導人綜合能力,保證其具有強大的領導能力,能夠帶領黨組織為農村經濟、文化、生態、組織、人才建設提供具體指導,并且讓綜合能力強的黨員進入這些建設領域的關鍵崗位上,實現黨組織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其中縣鄉村的黨組織第一負責人的培養尤為重要。需要充分調動群眾,真正地做到民眾民主選舉,讓威望高、能力強、思想端正的黨員上崗就職,從根本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率。第二,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和群眾密切溝通,接受群眾監督同時,能夠有效處理群眾舉報的問題,為社會穩定作出貢獻。另外上級單位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來精準考察鄉鎮村寨一級村支書,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績效考核,保證他們發揮自己的才智,能夠積極地為人民服務。
通過建設良好的環境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實現在返鄉創業,為了提升創業成功率,政府負責技術、知識培訓,并給予創業基金支持。另外,政府給出優惠政策,吸引本鄉高校應屆畢業生回鄉發展,能夠發揮所學引領群眾走致富路。再者,也能夠積極地吸引外來人才,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基層就業機會,確保農村人才建設的先進性。
大力實施鄉村建設,主要在于抓住主要領域來整合資源,形成政府、農產品企業、農民、技術單位多元主體的協同發展模式,能夠在經濟、文化、生態、組織、人才建設領域積極破除瓶頸實現進一步發展。對于貴州省而言,關鍵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實現多主體信息共享,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