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彪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6)
紅色旅游在我國初期僅僅是為了政治接待而產生的,基本所有的形式都是無償的并不產生經濟效益。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旅游業也在不斷的發展,隨著各種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現,紅色旅游這種特殊的旅游方式才逐漸從無償的政治接待角色中走出,進入常規的市場經濟。
紅色旅游圣地逐漸成為國人關注的熱點。每年的重要節日,到紅色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參觀的人數在穩步上升。
筆者通過調研研究得知,新鄉市的紅色旅游教育基地有如下幾個:
(一)劉莊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二)唐莊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三)京華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四)回龍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五)裴寨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六)郭亮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七)郭興事跡展覽館
紅色旅游,是指通過組織游人到革命圣地或是革命遺址進行紀念活動,感受其中的不屈不撓的紅色革命精神。針對旅游者開展理論學習、革命精神傳承、參觀革命遺跡的活動。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事實和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能領導中國,能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幸福的道路。所以黨的領導地位是絕不能產生任何動搖的。發展紅色旅游能夠讓當代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們清楚的認識到當年生活得來不易,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宣揚中國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建設紅色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紅色景點中暢游,在學習中娛樂,在娛樂中學習,兩者相得益彰。在紅色遺跡游覽中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推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升革命老區的經濟水平、保障群眾的生活水準
革命老區一般都在深山老林,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但正是由于人跡罕至,所有生態環境保存的非常好,同時也擁有豐富的革命資源,有簡樸的風俗和特有的文化資源。紅色旅游的開發,能夠更好的幫助革命老區的群眾提高生活水平,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同時也能夠給革命老區帶來新的生機,發展出來真正的紅色經濟體系、
(四)發展紅色旅游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意義
著力發展紅色旅游,有利于使社會主義事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利于將當地的文化、經濟、政治、教育形成一個整體,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的開發。
隨著國家對于紅色旅游的重視和各項政策的出臺,紅色旅游事業迅速的興起并在旅游觀光業中穩穩占據一席之地。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清晰的認識到,我國紅色旅游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經過細致的研究,筆者發現我國紅色旅游普遍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一)紅色旅游不能篡改革命精神,必須將革命精神作為景區建設的唯一標準。
(二)紅色景區的建設方面,要避免追求大面積、高要求。紅色旅游主要是為了體現歷史的真相,以及所體現的文化底蘊和紅色革命的精神。絕對不是高科技的展現形式,不能為了追求形式和規模,而忽略其內涵。
(三)紅色旅游沒有配套的相應的培訓體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綜上所述,紅色旅游在中國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力,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開發并開展綜合性的研究,不斷的提高紅色旅游教育性意義和實際效果。
筆者以新鄉市各大高校和現有紅色旅游景點游客為資源,不斷的研究紅色旅游需要完善和成長的相關問題,特作出如下路徑方法。
(一)紅紅結合
“紅紅結合”即是對紅色教育資源進行合并,形成“紅一片”的局勢。特別是在新鄉市這樣一個紅色教育資源較多的城市,完全可以形成地區紅色對接共享,同時也可以和周邊的其他城市的紅色資源形成顧客互流,共享資源形成一個整體的效應。比如浙江嘉興市的“心系紅船,重走一大路”就結合了幾個不同的紅色景點,同時也具有完整的故事性,能夠重新領略中國共產黨建黨之路。
在新鄉市地區,以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為例,我們在教學基地展覽館共布展了四個單元的主題,除了第一單元是講解中國近代史,其它三個單元均是以太行山精神為主線進行布展,分別是第二單元(講解抗日戰爭中的太行軍民的斗爭精神),第三單元(講解新中國建立初期,太行兒女戰天斗地的斗爭精神),第四單元(講解現今的太行兒女們如何利用新方法發家致富,走進幸福的小康生活。)
我們希望用五年的時間建立太行山革命精神精品紅色教育線路。
利用上述七個促進文化交流,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充實南太行抗戰文化,促進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效提升紅色旅游品牌知名度。這些旅游景點可以考慮互換游客資源,互享門票等優惠政策,同時在景點的解說設計中考慮故事的連貫性,幫助游客具有一個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環節。從全國紅色旅游大局來看,為了避免建設相同主題的重大項目,原則上全國只允許建設一個。很多紅色旅游活動需要跨越多個行政區,即使是在一個地區開展的活動,也需要其他地方的支持和配合。故而,應當由一個統一的機構對資源進行協調,做好區域間的配合,統籌兼顧。
(二)紅綠結合
紅綠結合,就是將紅色旅游與自然資源旅游融為一體,形成紅中有綠,綠中有紅的格局。在學習革命精神中能夠欣賞祖國美麗的風景,能夠引起游客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同時也增強了旅游線路的內容,豐富了旅游產品的內涵,增強吸引力。
新鄉紅色、綠色資源都很豐富且“紅”“綠”緊連。
新鄉擁有南太行這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同時又緊鄰鄭州這人口基數巨大的城市。京珠高速與濟東高速、大廣高速均在此交匯,交通運輸極其便利。
建國以來,新鄉市出現了10 多個全國先進典型,如:史來賀、吳金印、劉志華、裴春亮、范海濤等,非常具有教育示范作用。
(三)紅史結合
紅史結合,就是將紅色旅游資源與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歷史資源相結合,使古今相映生輝。
比如河南省新鄉市,新鄉是一座斑斕厚重的文化之城。
新鄉是歷代名流隱士、文人墨客游覽講學的棲居地。歷史上新鄉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牧野大戰、官渡之戰、陳橋兵變均發生于此。因此,新鄉境內保留了大量有價值的古建筑、古陵墓、古廟宇、古碑刻,如中國第一王陵——潞王陵、祭祀第一忠臣的廟宇——比干廟,以及孔子劍刻碑等。
(四)紅學結合
紅學結合,就是將紅色旅游資源建立起來系統的培訓課程,培訓體系,培訓講師隊伍,用來滿足學生的紅色精神學習的需求。讓廣大學生在觀看紅色景致的同時,切實的感受到當年的中國人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中體現出的革命精神。
目前新鄉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建立了八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分別是;耿風泉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唐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裴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新鄉平原博物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秋溝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河南太行山八路軍抗日紀念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以及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基地。多次組織學生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到這些地方進行學習參觀。并利用學校的資源建立起來了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課講師團。每次學生參觀學習,我們都會安排講師團的成員陪同講解,并進行紅色教育學習,真正將紅學結合,提高紅色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旅游放松的同時體會革命精神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