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瑩
(濱州市南海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6)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檢索系統、聯網系統、電子信息網絡系統的建立與普及,以計算機自動處理為手段的信息自動化技術日臻成熟,在大型水電工程建設中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解決了復雜約束下的協同調控問題,實現了各維度的高效綜合優化。本文主要介紹了信息自動化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并對工程技術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在實踐調研中了解到,很多水利工程建設歷史比較久遠,當時,建設標準比較低,實際技術能力也比較差,加上使用年限比較長,實際水利工程整體質量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長期以來,水利工程管理的領導關注的是新工程的建設,忽視舊工程的管理和維護。這是因為在對于實際的領導績效進行考核的時候,晉升中會考慮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情況,對于后續管理工作績效如何不是很重視,因此,也容易出現重視建設忽視管理的情況。最后,水利工程管理的過程中,部分受益者的管理是比較差,雖然可能存在對應的規章制度,但是,都沒有嚴格執行下去,由此也會對于實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水利工程施工人員作為工程建設的主體,綜合素質能力是水利工程施工隱患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我國當下水利工程建設事業速度飛速提升,相關的施工人員素質優化和施工技術設備配備速度,并未同水利工程建設速度相匹配,工程施工主體人員缺乏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部分施工人員的平均文化水平和職業素養普遍低下,技術施工水平無法達到標準施工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根據規范施工操作要求,僅依照自身經驗和想法進行操作的概率較大。因此,導致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埋下安全隱患的概率提升,不利于水利工程安全建設施工工作的開展。
部分水利工程集中在農村地區,實際投入的費用比較多,雖然每年國家專門對此發放對應的款項,但是,實際上能夠被使用到水利工程管理環節的資金量很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需要維修的水利工程設備難以正常的進入維修程序,很多基礎設施的整改也難以在第一時間進行,這樣長期拖延下去,就會使實際的水利工程質量朝著不斷惡化的方向發展,久而久之,整個水利工程就可能處于低效化運作的狀態。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大量的工程數據信息,如材料、設備及人員等方面。以往傳統的數據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會間接影響數據資源整合所發揮的效益。因此,需要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采集數據,構建完善的工程管理數據資源庫,融入程序設計理念的核心要點,提高數據資源庫的靈敏性和穩定性。數據資源庫的應用不僅能對數據進行采集、分類與存儲,還有利于今后的查閱與定位,如利用計算機搜索功能,輸入關鍵詞或分類序號,能及時準確地獲取相關數據。除此之外,通過數據資源庫的建立,能體驗到信息共享的便捷,發揮數據資源整合的最大效益。
中國最早的水利自動化技術被應用在防洪信息收集方面,它不僅在收集信息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而且還可以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正確的處理和傳輸,這是最早的水報告系統。此后,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該技術已經成熟。從第一個短波信道的發展到后來的超短波信道,當前的微波信道和VSAT 衛星信道,網絡功能得到了擴展,信道變得更加廣泛,網絡變得更加可靠,包括傳輸信息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中國的水資源管理與決策主要涉及水資源評估與評價,水資源預測與預報,水資源決策支持、水資源調度、水資源長期計劃與水資源信息公開。對于其他應用程序,大多數信息資源是基于水利信息、有關用水利用戶的信息、水利項目的信息、環境信息以及社會經濟信息。“水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是水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典型例子,它對水管理的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為節約水資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對信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還不夠深入,技術的應用不是簡單地搭建一個信息技術平臺或購買軟件和設備,應該進行深入的調研,挖掘行業業務的需求,建立一個全面的、科學的、合理的信息平臺,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當今世界上沒有足夠的水資源,科學合理地利用水資源以及實施有關用水的信息和決策的自動化處理是解決缺水問題的有效手段。中國的基本水自動化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之一,但是,水的分配卻是嚴重的失衡,實現長期用水和水資源分配的方法是一項緊迫的任務,我們需要增加研究和投資資本,并不斷更新水利領域的信息技術。該技術水平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分配與使用、保護與管理做出科學決策,進一步增強了我國水利行業的科學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