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麗
(濱海縣融媒體中心廣播部,江蘇 濱海 224500)
伴隨著新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聞讀者與觀眾對傳統新聞行業的編輯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編輯又是傳統新聞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確保新聞報道的效率和質量,保障新聞行業的正常運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信息時代下當前的記者的編輯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多方面影響因素的限制,這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新聞媒體行業工作的核心是根據受眾的需求進行新聞事件的發掘和采訪,報道手中大家真正關心的新聞。受眾的需求是新聞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幫助,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編輯工作時能夠更好地進行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工作,在數據支持下也能夠更加充分的掌握不同受眾的新聞偏好和閱讀習慣,以此能更好的進行針對性的新聞編輯工作。記者在大數據背景下獲得受眾信息之后,還可以改進新聞媒體的工作,確保新聞和信息的傳遞更加準確。與此同時,記者還可以對大數據信息進行不斷地深入分析,挖掘出更大的新聞受眾群體,從而促進更廣泛的受眾,根據不同觀眾的興趣偏好進行新聞的編輯撰寫從而獲得更多的大眾關注。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新聞工作者在面對海量信息時需要注重對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行分析與判斷,從中提取出真實有效的信息,同時需要正確判斷各種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剔除其中不必要的信息,提取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需要注重信息的及時性,根據信息之間的關聯對時間的發展進行準確的預判,并推斷出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總而言之,在記者采編工作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切實對編輯的工作產生較大的幫助,能有效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與效果。
大數據技術在新聞編輯工作當中的應用對記者的編輯工作有著強有力的幫助,同時也給記者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大數據帶來的海量信息,新聞工作者需要轉變編輯方式,擺脫傳統工作方式的束縛,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作用,不斷更新編輯的理念以適應信息時代下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方向。新聞編輯是新聞生產與大數據發展保持一致性的最基本途徑之一,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與預測,積極面對傳統與現代信息化之間的沖突帶來的挑戰。同時新聞編輯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僅要改變思維方式也要不斷進行創新,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提取的過程中,在考慮新聞價值的同時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兼顧手中的新聞取向與興趣,以確保新聞來源能夠更加準確。
記者利用大數據技術考慮受眾需求并對信息進行深度的分析,能有效提高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因此,聚類是在統計分析的條件下進行的,這需要考慮各種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包括組織目標、受眾形式、信息傳播方式和媒體特征等,分析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加強新聞信息的整合與管理。從浩如煙海的信息庫當中有效提取具有價值的新聞,讓記者和編輯獲得充足的的信息資源。記者還要對受眾的新聞取向提起足夠的重視,根據受眾的興趣與習慣獲取有效的信息。編輯要想獲得面向主題的大數據,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的數據分析能力。無論是話題還是新聞價值,新聞工作者在信息挖掘過程中都需要有更專業的態度與素質來保證信息收集編輯工作的有效性。
新聞的編輯工作離不開與文字、圖像等信息打交道,特別是在數據采集方面,記者要耗費相當大的精力去進行寫作,這對新聞報道的及時性有很大影響。大數據技術將各種信息平臺與云端空間緊密聯系起來,將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匯集,方便記者進行搜集檢索和排序分析工作,保證了各種新聞資源的有效利用性。因此,對于新聞編輯來說,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保證了信息收集的時效性,更加提升了信息處理的便利性。
信息技術時代下,新聞媒體行業也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換代來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對大數據技術要加強應用,轉變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方式。當記者和編輯人員收集新聞線索時更要積極應用大數據的幫助,對各種新聞線索進行有效搜索、過濾、分析和處理,以提升記者的編輯方法的多樣性。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記者的工作質量。此外,編輯和記者還必須在每一方面都有所改變。只有徹底轉變新聞編輯的思維方式與工作方式才能切實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現階段大數據技術在記者編輯工作中的應用還要受到信息數量、數據質量、工作人員素質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和限制,而且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了新聞工作管理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筆者針對大數據技術在新聞編輯工作上的應用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以促進新聞編輯思維方式與工作方法的轉變,以提升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與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