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沙麗
(岳陽市平江縣南江鎮橋東小學,湖南 岳陽 414511)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單一、乏味,仍然沿襲傳統教學模式照本宣科,依靠刷題形成思維定式,學生缺乏舉一反三能力。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認知能力有限,教師對知識點講解深度很難把握,教學方式缺乏針對性,只能按照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淺顯傳授。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呼喚創新數學學科教學方式的聲音越來越多,數學課堂也逐漸迎來了革新的曙光,從近幾年的教材變革,再到學校教學改革,數學學科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學逐漸向著服務應用的方向發展,開始理論知識同實踐相結合,同日常生活應用相結合。而生活情境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建立數學與生活實際的關聯,彌補傳統數學教學的不足,現已成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提高解題能力和應用水平的重要途徑。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以教師講解數學定義、公式為主,而數學定義概念較為晦澀枯燥,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的過程常常缺失,學生往往以死記硬背為主,這也導致學生產生排斥心理。而采用生活情境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實例來作為引例或釋義,不斷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狀態,再通過形象的對比,具象化的模擬,拉近抽象概念定義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結合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應通過一些趣味性強的案例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不斷開拓學生思維。利用小學生對未知的渴望和豐富的想象力來傳授知識,構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強化師生間的聯系和溝通,使老師更加了解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通常較為淺顯,對新型多媒體教學儀器的應用較少,因此課堂上最為常見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單一進行動畫或視頻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通過應用生活情景方法能夠更高效地盤活學校的現有教學儀器,例如在立體圖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繹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景,比如蓋房子、下班后川流不息的馬路、校園內器械等等,來讓學生從這些具體的情境模式中,找到圖形個體,再從個體中還原最原始的立體圖形。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并學會舉一反三,當其在生活中再遇到類似的情景能夠很好地映射學過的立體圖形內容,通過現實生活情境鞏固學習知識,并不斷開拓思路轉變學習思維。除了盤活學校硬件資源外,我們還可以將學校師資資源整合利用,例如手工課上的數學,尋找最穩定的結構三角形;體育課上的數學,追及和相遇;科學課上的數學,雞兔同籠等等。利用學生日常生活情境展開數學教學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積極性,盤活學校資源,實現共贏。
由于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限制抽象思維能力,而數學又是抽象思維較強的學科,所以傳統數學教學難以使學生全面理解數學知識,應用生活情景方式學習能夠將復雜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其可理解性,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學生觀察能力有限,教師可以將生活實例融入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身邊事物,提高學生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理解的各種生活現象,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進行有機地融合,促進學生主動探索,開拓思路,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教師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通常都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缺乏主動學習的熱情,課上課下沒有銜接,課后很難將學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實踐中。而生活情境教學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將課堂與生活聯系,在課上聯想生活實例積極探索,在課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學以致用落到實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僅能夯實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并以此提升學生實踐力及學科綜合素養。
結束語: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十分廣泛,能為教學課堂帶來新的活力,通過改變課堂授課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結合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合理利用學校各項資源,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數學教學,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進去,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教學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