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大坪場幼兒園,貴州 松桃 554100)
隨著教育體系的日益完善,幼兒園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對幼兒進行文化教學外,還必須對幼兒進行體育教學。但是體育教學由于教學內容單一、教學形式乏味,極易是幼兒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引進游戲化教學模式,借助游戲化的外衣,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增加體育教學趣味性,使幼兒愛上體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體育學習效率及積極性得以切實提高。
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具體是指,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結合幼兒認知特點及興趣喜好等,將體育教學內容轉化成一個個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以此來豐富幼兒園體育教學形式,增加幼兒園體育教學趣味性,消解幼兒園體育教學的枯燥性、乏味性,進而調動幼兒的探知欲和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其中,使幼兒在游戲互動中獲得運動知識,提升運動能力,增強體育興趣,而這對于幼兒園體育教學質量是提升是極為有利的[1]。
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開展前,教師必須對幼兒的個性喜好、體育水平進行綜合分析,準確了解每一位幼兒的興趣方向、性格特點、運動能力、認知水平等,以此來為幼兒園體育教育游戲化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幼兒是最難了解的群體之一,這是因為幼兒年齡較小,對教師普遍存在一定的敬畏之心,所以普遍不敢與教師分享自己內心的想法喜好。加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尚不完善,所以一般很難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喜好,經常在表達自己想法喜好時詞不達意,引發教師誤解。二是幼兒的興趣喜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變化的,會受周邊環境、想法認知、家庭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化。而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游戲化過程中,對幼兒的各種表現留心觀察,如語言、動作、表情等,以此來對幼兒的個性喜好加以分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介入引導的方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在幼兒思維分散、注意力下降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一些小游戲,如物體傳遞游戲、拍手游戲等,以此來集中幼兒注意力,使幼兒更具體育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調節自身喜好,來對幼兒的喜好加以引導,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自我判斷能力相對較低,極易受到身邊其他人觀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教師可以通過時刻保持自身快樂情緒,以此來對幼兒進行感染,使幼兒增強體育學習興趣。
游戲化不是單純的體育游戲,而是體育教學的一種形式。教師必須明確這一觀念,了解體育教學的真正含義,然后在此基礎上,依據體育項目的特點,開展相應的體育游戲活動。例如,在長跑訓練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追逐游戲;在籃球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微型籃球比賽等等。除此之外,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滲入體育精神及體育觀念。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兩組開展拍球傳遞游戲,最先將籃球傳到終點的隊伍獲勝。而幼兒要想隊伍取得勝利,必須注重團隊配合協作,而這對于幼兒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再如,在短跑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30 秒速跑游戲,在規定時間跑的最遠的幼兒獲勝。但是如果在規定時間結束后,幼兒依舊在跑,則不論他跑的多遠,教師都要取消其比賽成績,以此來使幼兒明白比賽規則的重要性,逐步形成比賽規則意識[2]。
要想有效開展幼兒園體育游戲化教學,充分發揮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作用,必須對幼教開展相應的培訓。幼教是幼兒的啟蒙老師,也是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實施者,對于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實施質量起著直接影響。而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個性喜好尚需不固定,好奇心強烈,喜歡新穎有趣的事物,但是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及判斷能力,而這就需要幼教在體育教學游戲化過程中,對幼兒多加引導,引導幼兒多接觸綠色健康的體育觀念、科學正確的體育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之后更為系統的體育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開展之后,必須對幼教進行專業培訓,尤其是對專業素養較低的幼教更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線上培訓、線下培訓及自我學習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切實提高幼教的專業素養,充分挖掘幼兒的專業潛能。除此之外,必須制定完善的幼教考核機制,主要以幼兒的體育學習興趣、體育教學游戲設置的創新性、體育教學游戲化開展的合理性為考核對象,對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及興趣培養進行量化考核。
綜上所述,幼兒園體育游戲化的開展,不僅豐富幼兒園體育教學形式,增加幼兒園體育教學趣味性,而且可以激發幼兒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幼兒體育學習效果。因此,在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必須對游戲化教學加強應用,通過對幼兒興趣加以科學界定、結合體育特性開展教學、做好幼教培訓工作等舉措,切實提高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開展效果,充分發揮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