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琴
(赤水市第三中學,貴州 遵義 564700)
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學習自然學科的關鍵所在,而核心素養的培養則是讓學生構建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觀。故而,探索核心素養培育觀念下高中學生科學探究生物學科的能力將有助于學生透徹掌握生物學知識,并將知識與實際實踐結合起來,形成靈活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培育觀念強調的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促進自身健康發展、保障自身終身發展的能力,在培養過程中重點強調了國家情懷、個人涵養和社會公德,尤其突出合作創新和主動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熟,公民體系、社會體系、國家體系三個方面的價值準則逐漸涵蓋其中。所以,從核心素養的結構來分析,符合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核心素養培育觀念,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另一方面,核心素養必然是長期維持、長久塑造和終身培養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獲得的。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核心素養培育有著其不可或缺的功能。一方面,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引導日常學科的課程教學,體現學科的育人價值,進而從“課堂教學”轉換為“課堂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的培育,也離不開各學科自身特有的育人價值和學科魅力。就高中生物的教學來看,核心素養培育觀念的的滲透,可以有效幫助高中生物教學實現學科統籌,助力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構建。
盡管課改持續已久,但是在“高考”重壓之下,依然還有部分高中生物教師將生物學科的教學停留在傳統方式上,忽略了很多實驗探究教學過程,把生物教學當作單一的理論課程進行。這也就造成了當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教學課程較少,學生探究能力薄弱的情況。
學生探究能力的薄弱將會造成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進而缺乏高中生物學習應有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部分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一些需要進行試驗探究或者課外探究的教學內容,僅僅通過PPT演示,學生動手環節和動腦環節完全剝離,無法真正達到探究學習。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最高標準是學生從被教師提問轉移到積極主動提問,現階段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學很難實現。
明確核心素養,挖掘高中生物學科中的核心素養元素,這是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首要步驟。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需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盡分析和深入挖掘,并針對教學內容和核心素養的契合點進行分析。
例如,在“物質運輸”相關的生物學內容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應當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和知識點進行分析解讀,將其中與生物學相關聯的核心素養挖掘出來,通過教學目標進行提現,具體內容如下:
1.知識學習目標可以是熟練掌握“物質”的主動和被動運輸的基本內容。
2.能力學習目標則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本課程內容,初步培養高中生物學知識點學習的合作探索能力。
3.核心素養目標需要確保學生通過這一趟課的教學,認識到物質組成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進而構建一個正確的物質觀以及價值觀。
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是科學探究學習的前端。在新課改大力推廣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核心素養培育觀念下,高中生物教師更應當將小組互助學習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在合作互助的基礎上進行高中生物科學的探索。同時,教師應當將核心素養培育觀完全落實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將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滲透到學生學習過程中。
例如,“生物群落中種間關系”的相關生物學內容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互助模式在課堂中開展學習。首先,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理解“生物群落”相關知識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層級,即掌握理解程度為熟悉、基本熟悉和不熟悉的學生。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按照“優勢互補”的方式進行小組互助,讓對“生物群落”相關知識理解熟悉的學生帶領幫助基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學生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在分組完成之后,可以相對應的提出一些探究性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發言的方式進行回答。這樣,在小組互助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互助形式討論和探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與他人合作探究帶來的學習效率的提升、幫助他人提升學習效率的喜悅等。這樣,學生學科探究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生物的核心素養也基本形成。
探究學習是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關鍵所在,也是核心素養實現的重要步驟。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如“蛋白質”相關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蛋白質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化合物”等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之前便已經形成了探究心理和好奇心理,學生在探究過程也會實現科學思維的發展。
核心素養觀念培育與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也是現代高中生物教育教學改革的創新方向。核心素養觀念培養要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探究能力的培養也要涵蓋核心素養觀念的培養。這樣,高中生通過生物學習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生物綜合能力,形成較高的生物核心素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