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最
(福建省廈門市新店中學,福建 廈門 361101)
隨著人們對學校教育的定位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并且人們對學校教育的期待也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本次新冠疫情爆發期間,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運用被不斷放大,它為學校教育帶來了便利。在疫情防控期間,老師需要用陌生的線上教學來取代已經被熟悉的線下教學模式。而對于疫情防控背景下農村線上教學的實行過程中,數學教學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與挑戰。對于居住在農村地區的貧困學生來說,上網聽課也要面對網速慢,信號弱,資費高等問題。所以,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較好的環境中學習,這些問題必須被解決。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農村網課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究解決方法。
不同地區的發展情況不同,經濟條件也不同,所以不同地方擁有著不同的教學資源。但是,對于偏遠的農村地區來說,一些地方的網絡設施不完善、不先進,甚至一些地方根本就沒有網絡設施。所以,對于缺少網課相應條件的家長、學生,他們只能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努力實現學校安排的線上學習。而有些貧困的農村家庭,由于經濟不寬裕,家里既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或者是手機流量不夠等問題,造成了學生無法正常上網課的情況。而且,一部手機需要幾千元,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銷。所以,手機和網絡狀況問題成為了疫情防控期間,農村學生想要網上學習最大的攔路石。如果要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給農村學生帶來網課學習的硬件。
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往往是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教學。但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線上活動成為了老師教學上課的主導方法。在學校傳統的教學情境下,現代化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等線上教學方法都是屬于輔助性教學技術,主要還是依據老師的課堂講解。但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線上教學技術、網絡技術等互聯網技術成為了支持各項教學活動的硬性技術,也是一種必要線上教學技術。雖然互聯網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它也有許多挑戰。在此互聯網教育的形勢下,老師如果想要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依賴于線上教學平臺以及相關的網上教學資源。這就對于老師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但是,隨著教學平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教學時間長、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就會對于互聯網線上教學感到吃力,甚至不會使用互聯網線上教學功能。
工信部網站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寬帶網絡助教助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重點面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推出特惠流量包等精準幫扶政策。通過電信企業的幫助,來解決農村學生在上網課時面對的網速慢、信號弱、資費高等問題。各地通信管理局和基礎電信企業要認真落實好本地農村網絡建設,在加強網絡覆蓋,提供流量優惠等方面多加努力,及時解決學生線上學習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這種多方協助的方式,才能保障農村貧困學生沒有障礙的參與線上數學課堂,真正打通農村貧困學生線上學習的最后一公里,不讓每一名學生在線上學習中“掉線”。
傳統教學中,對于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相比于線上教學顯得更加枯燥。而在互聯網技術下的數學課堂學習,可以通過現代化技術對于數學課堂達到美化的效果,讓學生在更加生動活潑的感受中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比較角的大小”時,老師可以借助一些軟件在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動態演示進行大小角的對比分析,同時,還可以借助動畫視頻對于數學知識進行美化,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知識。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遠程操作,并借助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既達到了打破學生學習瓶頸的問題,又讓數學課堂得到了美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
總之,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堅持“停課不停學”的教育理念,讓農村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線上數學課堂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社會各界都有責任讓每一個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積極為貧困農村生提供幫助,讓祖國的下一代都公平接受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