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漯河 462000)
近年來物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是在吸納就業、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關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雖然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數量逐年上漲,但培養出的人才與企業實際需求并沒有做好完全吻合。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緊扣物流行業發展實際來調整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借助1+X 證書制度推行過程中的課證融通等先進教學理念為人才培養和技能提升提供支撐,確保人才素養和就業要求有機銜接。
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下,廣大專業教師往往傾向于借鑒國外職業教育的經驗展開教學,如現代學徒制以及雙元制等,雖然可以較為高效的夯實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但是卻與我國的人才就業需求存在些許矛盾。而1+X 證書制度則主張緊扣物流行業發展實際,將該行業的新業態、新規范以及新技術納入課程教學,從而培養出與行業要求高度一致的復合型物流行業人才,顯然能夠提升人才的就業優勢。
整體來說,我國當前階段的物流行業結構性就業壓力相對較為嚴重,而1+X 證書制度的提出對這一壓力的緩解能起到一定作用。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無論在知識層面還是技能層面都無法滿足物流企業的崗位需要,所以人才競爭優勢相對不足,甚至會導致職業院校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而灌入課證融通的1+X 證書制度卻有效地解決了這一短板問題,能夠令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調整就業方向,削弱結構性就業矛盾。
在大量的教學改革實踐中,物流管理專業1+X 證書制度已經展現出了較強的優勢。而且,這一育人模式實現了政府、企業以及院校的協同發力,是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的直觀體現。在這種模式下,職業教育多主體、多形式、多渠道辦學新格局將有望實現,這顯然為職業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提升了其市場適應能力,從整體上提升了職業教育的質量水平。
對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1+X 證書制度中課證融通理念的建設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招生制度能夠提升育人水平,增加院校的知名度;而對于相關企業來說,院校1+X 證書制度中推進課證融通的改革能夠為其提供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對政府部門來說,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結構性就業壓力。所以,1+X 證書制度的落實可以有望實現多方共贏。那么,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這一形式構建各利益相關者的命運共同體。首先,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的用人需求建立起物流管理證書利益協調與對話機制,遵循各方利益者的需求,培養定向人才。其次,院校與社會力量必須協同作用,制定恰當的監督機制,從而保障各方利益的實現。最后,應從制度方面明確各方利益相關者的職責和功能,提升其參與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觀能動性。
在培養現代化高素質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對國家政府所頒布的行業人才培養標準進行深入研讀,對畢業生所需要達到的職業能力做出明確規定。在這一過程中,既要保證職業教育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地域屬性,同時也要為物流行業的發展進步而服務。基于此,也就需要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將相關教學標準中涵蓋的物流管理證書的培訓內容轉化為課程模塊,嵌入到專業教學標準中。與此同時,院校要組織教師深入物流企業展開調研,將現階段物流企業發展所衍生的新工藝、新規范以及新要求注入課程教學內容中,從而體現鮮明的課程特色,針對性的培養實用性人才。
在培養符合現代物流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堅持加強對1+X 證書制度推進過程中課證融通的考慮,并以此為基礎,重構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和前幾年的教學模式相比,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已經實現以就業為導向,考慮學生職業能力和物流行業工作崗位的匹配度,所以現階段人才培養的主要短板問題是學生職業遷移能力不足。那么,針對這一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學人員和管理人員首先要理清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對應關系,將證書考核的工作內容、知識技能、理論邏輯等進行全面梳理,并轉化成相應的能力開發單元,對應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降低學生考證的難度系數。其次,教師要結合證書考察要點對現階段物流管理專業所涉及的課程的代碼、類型、性質、名稱、學分等要素進行重新整合,提高學生對專業教學的認同度。
綜上所述,1+X 證書制度推進過程中課證融通工作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教學實踐,對提升人才就業率以及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廣大院校在后續教學改革中不斷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