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芳
(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新建路中學,陜西 寶雞 721300)
情景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散文的內容,通過各種手段創設與文本情感色彩相關的具體生動的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理解散文的內涵,感受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初中散文閱讀對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高尚品德情操和健康審美情操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更加看重知識的積累而忽視學生對文本感情的深入理解。一般的教學思路就是通過解題,背景介紹,歸納段落大意,然后進行問題解析,但是素質教育下培養學生理解、感受、欣賞散文的能力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情境教學法就做到了根據散文的具體內容,創設個性化情境,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欣賞和評價散文的能力。
通過情境教學方法,對文本進行具體分析。學生對文意有了整體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寫法技巧的掌握,形神統一,最終提高散文閱讀能力。
情境教學法可以通過音樂語言、畫面或問題導向等方法使學生達到以美入境,以情相連,在情境中開闊視野,幫助學生投入到散文世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者寫散文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依托,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悟作者情感,學習表情達意的方法,這種長期地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操,還豐富了學生情感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如熱愛祖國熱愛自然,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永不言棄等精神。
現在的教學中常常出現的狀況就是學生對散文沒有興趣,對散文的態度冷淡;教師教學中往往重知識輕情感。針對這樣的情況,合理有效地把情境教學運用到散文教學當中就成了教師面對的一個重點。根據我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查閱多種文獻資料總結得出以下三種方法:
每一篇散文閱讀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和表達的思想境界,身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創設與文章內容相關問題或通過語言描述,或者是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幅畫面,激發起學生閱讀全篇的興趣,做到讓學生主動地沉入文本閱讀。通過創設情境觸感全篇,有利于學生理解整篇散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散文的理解需要讀者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融會貫通,初,高中語文教材的選文常常是言盡于此,意味深長,需要學生更深入地去挖掘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散文這一特點,巧設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閱讀中發散思維,最大程度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過程中,通過巧設問題,開拓情景,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散文具有情感豐富、美感性強的特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散文的這一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對生活當中美的感受去體會作者描寫景象所表達的感情,教師應當利用情景教學法聯系生活實際,貼合學生的生活環境,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體驗和感知文章的維度,同時,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教材中所描繪的景象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境界。
結語:綜上所述,在新課標改革教育下,更加強調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式,學校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發揮情境式教學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大程度上發揮情景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積極主動性,真正做到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成長,提高其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