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佟江小學,吉林 通化 134001)
新課程實施以后,課程開展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模式,課堂教學活動的改革是一項長期且重要的任務。依據《試行》中現階段我國基礎性思想教育的一個目標就是轉變傳統的側重傳授知識形式的方式,而構建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使其在學習基礎性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清楚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含義,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改的落實意義重大。
我國新課程將“情感、態度、價值觀”列為課程中的一個核心目標之一,賦予了豐富的內涵。這里的情感既指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又包括快樂、愛、審美情趣等心理體會;態度也不是局限于學習的態度,也包含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豁達寬容的人生態度等;價值觀是一個較為抽象的詞匯,它主張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的融合,生活價值和生態價值的融合等。總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帶有一定的獨立性與遞進性特征,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從低到高的發展整體。
把美學觀點有效地滲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活動中,提取教材里美的元素,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以及教學藝術的美進行轉化,變為現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是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需重點落實的內容。例如:在《我們生活的地球》單元里,側重讓學生認識地球的橢圓形狀之美,地球的山川河流之美、神奇的自然景觀之美等,另外,還有地球中的各種膚色之美,培養學生探索地球的欲望。這樣,老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采取具體的方式展開教學,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得以落實。
情感,不只是學習興趣、熱情與動機,還指快樂、愛、審美情感等心理體會與內心世界。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進而增強求知欲。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當善于創設有效的情境,安排相關的活動,打造一種可以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興趣的良好氛圍,充分滿足其內在求知的需求,進而使得學生產生愉悅之感。例如:在《馬路不是游戲場》的課堂上,先組織學生收集交通方面的信息,再讓他們將現有材料編成短劇或小品,并在課堂中各自扮演角色進行簡單的表演,進而讓學生從多個視角得到不同的情感體驗,充分感知珍惜生命的寶貴.這一活動不但增強了學生自我保護的觀念,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口才表達能力。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堅持人本思想展開教學活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以興趣與內心需求為引導,養成自主學習、實踐、探索、創新、發現與處理問題的良好習慣。第一,從探索問題的視角對教學方式進行設計,創造一種探討問題的機會。第二,以激發學生思維方式為重點,充分調動其積極參與活動,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第三,側重教材的應用,鍛煉學生查找信息、整理信息、解決問題能力。為此,政治老師應當做好主觀充足的引導工作,排除學習新內容的思想障礙,尤其是學習生澀難懂的內容之前,先向學生講解一下相關背景與教學標準,為新課的學習提供充分的感性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向其提出本課的目標,老師應當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接受能力,對問題進行設計。例如:在五年級《我愛祖國的山和水》一課時,可以把整體的內容環繞“江山”而展開,即多驕的江山——祖國疆土;江山的統一—臺灣問題;江山的守護——解放軍、國防部隊。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的地形面積與國家統一的問題,樹立強烈的愛國思想與國防觀念。再將這些內容整理出一系列的問題:1.我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包括多少省、市、自治區?方位如何。2.我國的母親河是什么?流向情況。3.講述一下“八一建軍節”的來歷?等問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共同的學習與討論活動,緊緊圍繞上述探索的問題展開分工與合作,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課程資源,特別是應用計算機互聯網資源查找相關信息,觀察、體會、感悟社會,從中提取帶有重要價值的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先展開小組內部討論,初步達成共識。再展開全班的討論,這里,老師應當注意有效發揮課堂的主導作用,參與巡視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了解學生的困難與問題,并給予適當指導與幫助。這樣,學生經過積極參與活動,自主進行學習與探索,可以大體上解決上述老師設計的問題,可是,也會有些學生的答案不夠全面,這個時候,老師要注意不能馬上將“精確答案”告知他,而應當相信學生,使其仔細地思考,可以適當提示,使得學生最終自己找出問題的完整答案。最后,老師應當對所學的內容加以總結,形成統一的意見。
結語:總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根本目的是當前我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靈魂所在,如果順利實現這個教學目標,則會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學習過程的樂趣,同時,老師體會到更多的教學幸福感,道德與法治課因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更加具有活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