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
(閬中市思依鎮小埡中心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可以通過后天環境的影響以及教育的熏陶得以培養。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創新能力是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種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只有學生具備創新思維,他們才能站在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學生才能在學習中有所收獲。無論教學何種學科,教師都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從學科的角度來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初中數學在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內容包括小學數學內容的延伸以及學習高中數學的鋪墊內容。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歷過小學教育,積累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在這一時期,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應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深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影響,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新定義教學的意義,教學并不是一味地引導學生學習現有的知識,而應該引導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思維創造性地探索知識,這更加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近些年,教育部明確提出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都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意識,并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作為首要目標,但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習慣于采用老套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并且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具體措施。筆者建議教師應為學生設置疑難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通過疑難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滿懷好奇心地進行學習。教學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他們需要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解決數學課本中的問題,并從中高效地學習,而不是在教師的要求下被動地接受知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秉著對教學過程全權負責的態度習慣于反復地給學生講解課本知識,當然筆者并不否認這部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真付出,但長期使用這一模式并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還會使得學生們固化思維,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形成依賴教師學習的壞習慣,不善于自己主動思考問題,并且很多學生還會錯誤地認為數學問題沒有思考的價值,只需要接受教師的講解即可。
眾所周知,數學問題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并且每一問題都具有思考的價值,只有學生絞盡腦汁地思考數學問題,他們才能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并且在思考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才能進一步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盡量為學生設置疑難問題,并以疑難問題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端正教學觀念,即并不是教師所教學的知識或是課本上的內容都是完全正確的,作為一名學生應始終以質疑的態度來學習,只有學生對教師所呈現的教學內容持有懷疑的態度,他們才能充滿好奇心地融入學習過程中。疑難問題的設置無疑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同時也能為課堂教學增添活力,使得每位學生都能深受疑難問題的吸引,并以十二分的熱情投入在問題探究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探究與思考,學生們才能漸漸摒棄老套的思維模式,并以創新的思維對待數學學習。
討論活動歷來都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討論活動的設置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助一臂之力,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置討論活動。一般情況下,討論活動可以分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討論活動以及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的形式。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在班上設置小組討論活動,即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任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在不能依賴教師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化的激發。討論本就是一個交流意見和匯集思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相互學習,學習別人創新的思維模式,這將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不可低估的啟發作用,相比教師直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深受其他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這一間接的方式更有效,能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形成創新的思維模式。
當然要想保證討論活動的效果,教師應給每個小組布置討論的任務或確定討論的問題,這樣學生們才能基于明確的討論方向高效地進行討論,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討論一些和數學學習無關緊要的問題。并且教師還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討論成果,即教師可以在每個小組中邀請一位學生陳述其小組的討論過程以及所得出的結論等內容。在學生闡述的過程中,教師應仔細傾聽并判斷學生是否運用了創新思維進行討論,如若教師發現學生們的思維模式不夠創新,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建議,并帶領學生以創新的思維再次討論,只有經歷反復的討論與磨煉,學生們才能更新自己的思維模式。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鼓勵學生是教學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大任務,只有經常鼓勵學生,才能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數學是一門知識連貫性較強的學科,每一環節的數學內容都存在環環相扣的關系,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在遇到較為困難的數學內容時會選擇放棄,從而影響其他環節內容的學習,學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學生都缺乏學習的信心,他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得他們怯于思考,有些學生即使有創新的解題方法也怯于分享。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滿懷信心地對待數學學習,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學生才能大膽創新,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內容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他們才能輕松且有效地應對數學學習,創新思維無疑是學習數學的“催化劑”,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使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應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