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詩梅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技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平面設計”這一專業術語產生于西方世界,在現在平面設計形成之前,“平面設計”指的是通過印刷方式誕生的平面藝術形式。當時,“平面設計”這個詞是與“藝術”連用的,“平面”也不僅僅是指作品的二維空間,平面性,而且也具有批量生產的意思,因此,“平面”中與單件單張藝術品區別開來。“設計”這一詞除了用本身“設計”來表示以外,也曾經用漢字“意匠”“圖案”“構成”“造型”等詞來表示。在西方世界,特別是在西方藝術史與藝術教育學院的課程中,在文藝復興開始,就逐漸形成以建筑技術專業為首,并且結合雕塑、繪畫專業的傳承,結合成為造型藝術,三者合成為設計。
新媒體是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是集傳統意義媒體的基礎上運用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創意完成的對于信息的傳播加工以及新的詮釋的一種新的媒體概念。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手機網絡等。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由于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新媒體藝術也隨即而生。新媒體藝術與身體藝術、大地藝術等現當代藝術不同,它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基礎,利用電腦圖像加以表現。新媒體藝術沒有一定的范圍,因為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特性,跟隨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就目前而言,新媒體藝術主要指那些利用計算機、網絡、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因為不同領域的交叉滲透,致使新媒體藝術在無意中,已經融入當代藝術的創作中了。
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的結合促進了平面設計的發展,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IT 行業的不斷進步,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近,而且平面設計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占據市場的主要優勢就是時刻保持緊跟時代腳步,要牢記創新才是根本,因此設計師更要對平面設計具有極高的專業性,保持住自己的想象力,對設計具有獨到的見解,所以說新媒體的出現更是給了人們更善于接受事物的方式,設計師更要設計出具有自己設計風格的東西,這個東西和舞蹈類似,只有做到了與自身的完美結合,將設計產物付之生命,這樣才能使設計更加活靈活現,只有設計師緊跟時代的腳步,了解潮流才能使自己的產物更加新穎,對新媒體的運用才會更加靈巧。
新媒體藝術是新時代下的更新產物,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新媒體藝術與平面設計的完美結合就像是給平面設計注入的新鮮血液,也這是因為新媒體藝術與平面設計的結合,使得平面設計應用于社會的更多的角落,設計師的眼界也因此更加開闊,因此這也對設計師的功底是一個極為嚴峻的考驗,不僅要將傳統的平面設計完美運用,更要將新媒體藝術的創新元素無縫融入,這樣才能使設計產物更具特色,更加新穎,這樣才能是平面設計完美地運用到生活當中的各個角落,不過現在來看當前的趨勢,在這方面還要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注入新鮮元素,還是對設計師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在新媒體藝術下發展的平面設計更加多元化,融入的元素更加新穎,使得受眾能共同參與進來,這樣的設計產物能更好地讓大眾接受,而不僅僅是設計師的設計產物完成后直接應用到各個方面直接讓受眾去接受,這樣的缺點往往會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而這是因為新媒體藝術的融入,使得受眾可以共同參與,這樣會減少很多受眾接受不了的情況出現,只有結合受眾的信息設計出來的產物,才能更好地應用,這正是設計的目的所在。
平面設計因為新媒體藝術的融入,再也不是傳統的通過符號,文字,圖片單一的形式表達出來,在當今對環保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不僅要在適當題材的設計中體現出綠色環保的理念,還要在日常方面注意到問題,注意紙的節儉,避免浪費。
在新媒體藝術中,平面設計的具體應用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基于數字化網絡基礎體現出動態化的特點;第二,基于人的心理以及感官感受而所形成的設計指向標;第三,設計模式體現出三維化的效果。具體如下:
在20 世紀,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使一些新興的網絡和媒體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了數字化的特點,并將其作為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點。數字化的發展過程是對當前社會信息以及具體數字的信息內容進行轉變的一個過程。在數據化的應用過程中,能夠使整個社會中的一些復雜的信息通過良好的數字化形式來進行展現,并且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一些數字化模型,使其得以被整個計算機系統更加統一有效地處理。在數字化的發展過程中,信息傳播方式體現出了更多樣化的特點。
在傳統的媒體藝術背景下,信息要實現獲取就需要以一些傳統的紙張作為依托,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媒介已經獲得了轉變,人們能夠通過各種移動終端來獲取信息,從而能夠實現對信息的快速傳播,但是這種過程需要以數字化網絡介質作為基礎,這就使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各種行為方式都被徹底改變。
數字化媒體的發展過程中,平面設計本身會基于人們的生活而存在,因此也會產生一些具體的變革。這就是傳統的靜態平面設計模式,融合了現代化的數字信息技術,體現出了除了網頁設計以及視頻廣告之外其他的一些數字化平面設計效果,包括Flash 動畫設計效果以及三維立體虛擬設計,這些都是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的產物。
隨著各種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設計師本身能夠更好地表達出一些自然景觀的效果,與此同時,也能夠使設計師的虛擬表現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針對傳統媒體藝術中存在的一些具有難度的創意就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實現。
傳統的媒體平面設計過程是以視覺為主導的內容,但是在新媒體藝術中則更加重視人的所有感官元素。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人的視覺元素,同時還包括聽覺元素以及味覺元素等,能夠為平面設計的效果提供新的基礎。設計過程中,將感官方面的一些基礎元素作為設計的平臺,要求設計師能夠對各種信息進行再次的構建,將其融合并體現出更良好的效果,使構建的新的信息內容能夠和受眾的認知產生匹配,刺激受眾的大腦,使受眾了解到各種感官之間的組合效果,加深受眾對于具體信息內容的理解。這種信息內容本身就是以各種外部的信息媒介作為基礎,并通過各種外界信息的刺激來使受眾的大腦產生具體的變化,使受眾能夠接受各種外部的信息內容,從而進一步充實和豐富受眾得到的信息。
在此基礎上,基于視覺生理方面的限制,人們可能會對一些跳動的事情更感興趣,這種興趣的存在就是人對于一些數據信息內容的接收效果。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平面設計的環節能夠重視并關注這個特點,結合實際的情況思考并探索有效的方式,對受眾的視覺進行相應的掌控。
總而言之,當前新媒體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平面設計方面對人的感官把控主要是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功能性,另外一種是心理性誘導。功能性誘導,比如馬路上的一些路牌路標,這種誘導的方式通常給人一種更加冷漠的感受,而心理誘導則是從人們的實際心理需求來激發人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種新的平面設計發展方向。與此同時,這種融入人感官的設計模式在未來仍然會體現出良好的效果。
現代化的平面設計發展過程中,以新媒體技術作為基本的載體,但是在具體的平面設計環節,主要的信息卻是按照人本身的認知來開展的。在現代化的平面設計作品中,人們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選擇權,實現人本身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充分融合。這種三維立體交互式設計目標的完成主要是基于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客觀需求,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新媒體藝術完成的平面設計效果更加吸引受眾的注意。對此,需要設計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重視用戶對于三維交互式信息的感受,并對受眾的態度進行了解,從而能夠促進三維立體平面設計模式更加快速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也應當了解這種三維立體設計模式最終目標的完成和新媒體藝術手段之間存在緊密地聯系,不可能完全獨立存在。
在新媒體諸多特性的影響下,平面設計作品逐步由靜態轉變為動態,即出現了動態平面設計。以谷歌為例,其早在2015 年就應用了動態標識,即用戶不僅可以應用PC 端訪問谷歌,還可以應用手機或者手表訪問。谷歌為了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媒體平臺,還制作了不同系列的動態形象。比如,G 的標識、四色動態原點的標識、Google 的標識,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新的視覺語言。
由于現在的新媒體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平面設計作品不僅可以通過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發布,還可以通過網絡和手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但是由于傳統的傳播渠道存在程序多、制作周期長、信息滯后以及效率低等問題,所以人們更愿意選擇具有發布迅速且便捷、時效性強、互動性強的特征的新媒體平臺。所以,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平面設計必將趨向于進一步提高傳輸的便捷性的發展方向。
在新媒體平臺的影響下,平面設計的展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只有合理安排了圖形、聲音、色彩等元素,才能夠做出一部好的新媒體設計作品。事實上,平面設計師若想完成一份作品,不僅要考慮視覺因素,以及圖形、文字和色彩元素,還要考慮媒體平臺的特性以及媒體技術的特點。由此可知,平面設計開始呈現出跨學科的趨勢。平面設計師只有了解了各學科的相關知識,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對于平面設計而言,新媒體和新技術的發展給以紙媒為主要傳播載體的平面設計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但與此同時也為平面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時代在發展和變化,我們的審美也在發生變化。所以,平面設計若想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則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另外,受到的一系列沖擊有利于平面設計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