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莉 盛博文
(天津傳媒學院,天津 301901)
我國藝術院校數量眾多,而且在發展中規模持續擴大,可以培養出專業藝術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音樂專業教學中,長期以來注重學生音樂技能培養,忽視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在這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為了學生健康成長,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激發出內心愛國情感,實現更好地成長。
愛國主義簡單理解是指個人或者集體對祖國的支持態度,是人們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等,表現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愛國主義滲透在各種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中,例如政治、法律、道德等,并且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體公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創建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1]。同時在社會上宣揚民族精神,開展公民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精神是每個人所具備的,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攜手奮斗實現中國夢。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世界各國交流頻繁,人們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
愛國主義是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場所,要肩負起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可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藝術院校主要培養藝術人才,開設了多種藝術專業,可以培養出專業人才,將來投身到不同行業中去。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他們思維活躍,喜歡追求新事物,例如在上網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響,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等,對自身產生不利影響。所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大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有助于培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愛國主義教育的熏陶下,學生精神世界會變得更加豐富,擁有強烈民族自豪感,激發出內心愛國情感[2]。藝術院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對學生會產生重要影響,從而自主參與進來。對于藝術院校學生而言,學習藝術固然重要,但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提高重視程度。另外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藝術院校可以為院校發展指明方向,提高自身辦學質量,在未來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在藝術院校教育中,愛國主義非常重要,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促進自身健全人格形成。從實際情況來看,藝術院校對愛國主義教育開展不夠重視,導致實際效果并不是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藝術院校學生具有思維活躍、個性鮮明等特點,是重要的人才資源。受到傳統理念影響,院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以理論講授方法為主,學生會感覺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去學習,導致教育效果不是很好。在愛國主義教育時,以政治理論、文化理論等為重點,學生不會自主學習,而且長期采用單一方式,不愿自主參與進去。相比較于愛國主義,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所學專業上,將大部分時間用在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上,主要是提高專業素養。當今社會就業壓力非常大,學生認為只有具備較強專業水平才能保持自身優勢,將來可以實現順利就業[3]。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愛國主義不夠重視,學習熱情比較低。
愛國主義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但對于藝術院校而言,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沒有形成完善機制,對學生影響不是很大。藝術院校學生對自身有著清晰認知,他們主要學習目標是增強自身專業水平,將來可以實現順利就業。雖然院校會定期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但存在形式單一、時間不足等問題,大部分學生對愛國主義理解比較淺顯,沒有形成全面認識。愛國主義是一直被強調的話題,這會讓學生感覺到煩躁,再加上教育方式不當,很難取得良好效果。學生喜歡追求潮流事物,例如娛樂明星、電影等,關注度比較高,相比之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時間非常少。藝術院校沒有將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發展[4]。
相比較于普通本科院校學生而言,他們文化基礎比較薄弱,而且學習自主性比較差,所以平時不太關注國家大事、時事政治等。由于自身學習能力問題,對愛國主義教育開展會帶來一定阻礙,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藝術院校學生思想觀念比較開放,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速度比較快,網絡上信息混雜,其中充斥著一些不良信息,但由于學生生活閱歷不足,容易被誤導,從而形成錯誤思想認知。例如近幾年校園中掀起了過西方節日的熱潮,情人節、圣誕節來臨時,學生會積極參與進來,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相比之下學生對傳統節日關注度較低。部分學生表現出較強自我中心主義,盲目崇拜西方價值觀,愛國情感淡薄。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對象,由于自身問題,導致教育效果無法落實下去。
藝術院校學生比較感性,對愛國主義學習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自身人生閱歷不足,在看待涉及中國主權相關問題的時候態度比較極端。例如我國與日本發生摩擦時,部分大學生會盲目的跟風去抵制日貨,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雖然學生的愛國熱情比較高,但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合理,看待問題缺乏考慮,容易被打著“愛國”旗號的惡勢力利用,損害國家利益。學生對愛國主義認識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院校平時缺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認知水平得不到提升,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國情感,行為上欠妥。學生的愛國行為沒有經過理性思考,是盲目的,甚至為了單純宣泄情緒而已。
愛國主義是一種優秀品質,和學生自身健康發展關系重大,因此藝術院校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將其融入到教學中來,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該怎樣融入到藝術院校中來呢?下面我們一起探討。
在藝術院校中,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方式,要充分利用各類課堂,在教學中對學生會產生全面影響,強化自身愛國認知水平。發揮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其中包含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先進思想,可以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音樂過程中,要將其和愛國主義結合起來,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唱紅歌的比賽,讓學生體驗革命年代的情懷。在課堂上要運用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紅歌視頻,鮮明人物形象和曲折故事情節會深深吸引住學生,更加自主地投入進去,激發出自身愛國情感[5]。課堂是開展愛國主義的主陣地,所以要豐富教育形式,考慮到學生自身特點,采用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自身愛國主義精神。
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之外,還要在其他課堂上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會更大。例如在歷史課上講解革命年代的內容,中國共產黨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并成立了新中國,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用自身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要全面開展,這樣效果會更好。藝術院校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所以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制定科學教育計劃,嚴格按照要求去執行,保證可以接受良好教育。重視課堂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愛國情感,變得更加自信。音樂專業教學內容豐富,可以和愛國主義相融合,對學生會產生積極影響[6]。
重視校園環境建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環境對人會產生極大影響,所以藝術院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建設校園文化環境。例如設置偉大教育家的雕塑,會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向偉人看齊,擁有遠大的人生理想。當學生處于特地文化環境中,自身會受到極大影響,所以文化環境建設是很有必要的。開展多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學生參與進去,過程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種方式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可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例如充分利用國慶假日,讓學生走上街頭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在實踐中加深了解,明白愛國主義教育對我們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文藝活動、主題演講等,對學生開展全方位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主義信念。
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形式,目前網絡已經普及,藝術院校在開展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利用新技術,包括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例如讓學生關注微信公眾號,可以及時向學生推送優秀文章,具有方便、快捷等喲是。相比較于傳統理論灌輸而言,現代化教育手段對學生更具吸引力,會自主參與進來,激發出內心的愛國情感。藝術院校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與時俱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結合起來實現創新,可以取得更好成效。
愛國主義教育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是不夠的,還要深入實踐,學生才能有深刻體驗,因此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愛國熱情轉化為愛國行為,真正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目的。組織學生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烈士陵園等,身處現場會受到極大震撼,積極學習革命精神,學習革命先輩身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7]。學校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公益、文化活動,踐行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文藝活動演出中擔任志愿者,加強學生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的教育,繼承優秀民族文化并發揚光大。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可以用唱紅歌的形式來表達愛國情懷,對身邊人會產生積極影響。藝術院校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身體力行中有深刻感受,明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意識到校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學生會切實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偉大,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綜上所述,社會發展對藝術院校學生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掌握專業水平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幫助其樹立起正確人生價值觀,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對學生身心特點分析,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調動起學生參與積極性,強化自身愛國主義精神,提升道德文化修養,為國家發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