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武
(內蒙古五原縣融媒體中心,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100)
目前,多屏互動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以及不同的終端設備(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電腦、TV)之間可以相互兼容跨越操作,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的方式,實現數字多媒體(高清視頻,音頻,圖片)內容的傳輸,可以同步不同屏幕的顯示內容,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實現控制設備等一系列操作。目前的多屏互動主要有以下幾大類:“鏡像投”,即對多個屏幕實現同時的內容鏡像投射,比如手機上的電影可以投射到電視上播放;“多屏操控”,即實現多屏之間的相互操控,實現類似手機屏充當電視屏的遙控器的操作;“一云多屏”,即后端擁有一個云計算架構下的系統架構,前端是多個終端屏幕,通過后端的全面云處理和總體部署,實現前端的終端應用,不同屏幕的內容推送、內容傳輸分享,比如對手機屏推送配合電視正在播出內容的補充信息,手機屏和電視屏之間的信息可以相互共享。
在目前的技術基礎上,互聯網電視的多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多屏同看、訂購、收藏、評論。用戶可通過手機、PAD、PC 電視看到相同的內容展現。第二,多屏續播。用戶在單屏的業務使用行為數據為多屏共享,實現任意屏的跨屏業務接續。第三,多屏互動。通過手機、APD 實現對TV 屏的操作控制(暫停、切換、文字輸入等)?;诮y一用戶、統一會話實現多頻互動業務(信息推送、內容分享、跨屏訂購)。第四,提供視頻內容空間。以互聯網空間業務為參考,依托云端數據空間,實現多屏的匯總、交換、群發、分享。
三網融合背景下,終端主要分為三類:移動終端、電腦終端、電視終端。在傳統的電視時代,電視終端對受眾來說觀看體驗較佳、接觸方便程度較低、內容選擇自主性較差,手機、平板小屏等移動終端對受眾來說觀看體驗較次、接觸方便程度較高、內容選擇自主性較強,電腦終端在觀看體驗和接觸方便程度上來看介于兩者之間、內容選擇自主性很強。電視作為主流媒體,由于其內容的不可選擇性和接收不方便,電腦屏具有很強的互動性,移動屏能夠聚合受眾的零碎時間,觀眾正在被其他屏分流。來自China infocom 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1年,選擇在線觀看視頻的互聯網用戶從18%上升到了52%。
隨著終端的變化,用戶的收看方式也從固定在家里收看視頻,發展到移動收看,屏幕也從大屏發展到“小屏十大屏”的多屏同時使用。從用戶規模來講,手機用戶和平板用戶也巳經達到3.88億和1000萬,規模不可小覷。而目前智能手機的解碼能力增強,配置和功能都在不斷地擴展,加上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的便捷性,移動收視的人群在不斷地增多。蘋果推出的Apple TV 產品,其Airplay 功能能夠通過WIFI 無線網絡系統將互聯網和電腦上的內容傳送到電視機上的機頂盒當中,特別是可以將iphone、ipad 或ipod Touch 上的視頻和音頻無線傳輸到電視上。多屏同看和續播將移動化收視重新轉移回到電視機。
而在客廳大環境下,多屏的互動讓觀眾更加的自由。由于多塊屏幕的特性不一,手機具有小屏、易操作,電視屏具有大屏、觀賞性足。多屏互動在可以實現小屏操作大屏,觀眾利用手中的小屏尋找內容,然后操作大屏進行播放;也可以實現小屏補充大屏Google 在8 月份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77%的人在觀看電視時使用其他設備,57%的人在使用平板時使用其他設備,67%的人在使用電腦時使用其他設備,57%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也同時使用其他設備。觀眾在小屏上瀏覽大屏之外的補充文字、圖片信息。
同時,多屏在云端的控制之下,能夠實現文件的互連互傳,各屏不僅僅只是畫面的傳輸,各自的內容空間打通實現內容共享。中國移動近期創造了一個新的技術名詞WiMo,就是類似的技術。WiMo 是移動終端無線多媒體傳送技術,它支持移動終端與大屏幕設備間無線、實時、高清音視頻信息傳輸的技術,能夠實現以移動終端為核心的多屏共享互動。如果在用戶的手機和電視機上安裝上相應的WiMo 裝置,借助無線網絡,就能實現將手機上的內容在電視上演繹的效果。目前還有一種叫二維碼屏幕綁定的技術,將兩屏終端通過同樣的二維碼掃描實行綁定,就可以通過手機直接將文件傳輸到電視上,比如你在外面旅游你可以及時地把照片發送到你家里面電視上,你的家人就可以看到你的照片。
無論是通過多屏進行同看、續播,還是互動、共享,通過云端、無線的技術,將多個設備串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更多操控方式的實現還是多部設備間的資源推送,多屏互動都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讓觀眾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接觸電視內容,更容易自主轉換更多的資源。
多屏的本質不是把價值平均攤分在多屏之上,而是借助各個屏的特點,將用戶焦點集中、拉回、聚合在電視這一媒體價值最大的屏上,將電視價值發揮最大化。多屏是電視互聯網化中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撐,讓用戶能夠在一個多屏形成的網中充分接觸電視內容,為內容傳播、用戶互動、增值盈利打下基礎。
將同一內容在多塊屏幕下推送,實現電視節目的多平臺推廣,能夠增加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接觸范圍。再者觀眾能夠在任意時間,用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接觸電視屏幕,通過時空的延伸,讓觀眾的零碎化時間得到填補,也延伸對電視內容的收看時長。
多塊屏幕背后是多樣的用戶群體和更大的用戶流量,這是互聯網盈利的重要基礎,愛奇藝CEO 龔宇表示,去年愛奇藝移動端的流量占比僅3%,而如今已經達到28%。但與國外視頻網站不同的是,這部分增長并非來自PC 端向移動端的轉移,而是兩邊都在漲,移動端漲得更快,所以在盈利方面并未對PC 端造成沖擊。依托樂視網的云視頻平臺和多屏聯動優勢,樂視網為廣告客戶提供了精準的多屏營銷服務,對用戶進行全時間段、全場景覆蓋。
多屏通過屏幕的拓展能夠直接拓寬盈利的范圍和渠道,跨屏技術對于電視業務的多樣性演變將起到關鍵作用,將互聯網電視硬件、基本服務、寬帶業務與付費內容以及其他增值業務統籌規劃進行捆綁銷售,形成一條產業鏈發展。目前中國移動聯合大唐電信、聯想、海爾、創毅視訊、等廠商啟動WiMo 技術與產業合作,產業鏈初具規模。
多屏只是一個技術,一個橋梁,所以多屏的續播和互動成功的關鍵還在于用戶體驗的一致性,所以要針對多屏開發適應每個屏幕的產品,并且做好切換之間的體驗,形成一個整體。歐洲廣播聯盟呼吁適應多屏生產的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逐步的結構和技術變化。第一階段,稱為群島式媒體制作,廣播公司將建立在線服務部門,但很少在這個階段有綜合式協作。在這一階段講建設一個共同的技術基礎平臺以訪問聯合數據庫和內容管理系統(CMS)。第二階段,綜合媒體制作,不再以“孤立的島嶼”為主要生產組織結構,完成技術系統一體化。在這個階段,仍然會有單獨的部門為電視、廣播和網絡服務。這時,公司將必須應對關于節目制作、媒體信息管理以及媒體存儲歸檔等方面的技術挑戰。最后是第三階段,協同媒體制作,這個階段,在各廣播公司間巳經有一個完全集成的內容管理平臺,創作人員將開始使用集成平臺進行三種類型的媒體的制作:電視,廣播和網絡內容。集成平臺使員工可以訪問所有內容并自動產生多種輸出格式和分配方式。當然也將包括一體化的媒體歸檔。
在互聯網化的趨勢下,手機和電視的內容資源趨于同化,三屏的無縫銜接讓受眾更可能在零碎時間發現內容,進行移動收視行為,然后回到家中,切換到大屏進行繼續觀看,所以從收視的容易度方面來考慮,手機移動屏幕更趨于占有主導地位,而電視屏幕更像是一塊延伸的輔助屏幕,所以電視屏幕也面臨著一定的威脅。
但是,多屏的本質不是把價值平均攤分在多屏之上,而是借助各個屏的特點,將用戶焦點集中、拉回、聚合在電視這一媒體價值最大的屏上,將電視價值發揮最大化。可以看出,多屏是電視互聯網化中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撐,讓用戶能夠在一個多屏形成的網中充分接觸電視內容,為內容傳播、用戶互動、增值盈利打下基礎。
互聯網進入電視領域,電視能夠承載更多的內容,廣電業務還是以內容為基礎來吸引更大規模的受眾;而多屏、跨屏為互聯網電視和受眾之間搭載橋梁,讓受眾對內容的接觸和使用更具有自主性和互動性,為電視的互聯網化提供技術支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