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利敏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黑城學區,河北 邢臺 054300)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仍以具象思維為主,對于抽象的事物難以理解,在這一階段當中,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均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通過形象的情境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主動投入到學習狀態,并通過問題逐步探索知識所要表達的內涵,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可以進入到深層次的學習狀態,在這一狀態當中,學生可以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價值。此外,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學習效果不佳,在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之后,學生將全部注意力投入到問題情境當中,跟隨問題的步伐,利用所學知識,找尋答案,并總結答案,在這過程當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逐步提高。
小學生正處于擁有童真童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喜歡新奇、靈活、有趣的事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故事情境帶領學生走入數學的世界,并在數學世界不斷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例如,在學習人民幣的知識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人民幣的價值,了解人民幣的面值,針對教學目標,創設購物情境,如,小明進入超市購物的情境,小明正在讀小學,需要購買相應的學習用品,其中包括筆、橡皮、本、練習冊等,筆的價格為1 元,橡皮的價格為0.5 元,本的價格為5 元,練習冊的價格為23 元,此時,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在購買筆和橡皮時,分別可以用多大面值的人民幣;購買本時可以用多大面值的人民幣;而購買練習冊時,則需要使用到多大面值的人民幣?小明需要的數量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如果小明買了1 支筆、2 個橡皮、2 個本、1 個練習冊需要花費多少?在這過程當中,可以由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挑選出一名學生扮演小明,在由另外兩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在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了解到人民幣的面值以及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找出答案,在整個故事當中,學生的探索充滿了樂趣,掌握了與人民幣有關的重點知識,并且學習了如何應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相關人員對小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與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如若教師單純的根據教材內容講解知識,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這可以拉近知識與教學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例如,在學習整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詢問學生每天的零花錢是多少?在此基礎之上詢問一個星期的零花錢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計算,可以讓學生對平時的花銷有相應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衣服的價格,鞋子的價格,學習用品的價格,并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日常生活所需的花費,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金錢的理解,而且可以讓學生學習合理消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而形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的理論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操作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找出答案,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相應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與大小有關的知識時,雖然學生對大小有相應的了解,但是并未明確相應的界限,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實踐,如拿出一張a4 紙,由學生進行適當裁剪,再裁剪之后比對大小,在這過程當中,老師讓學生在a4 紙上寫下相應的數字,教師給出相應的數字,詢問兩者之間的大小,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當中對比大小,了解大小的真正含義,從而加深理解。
創設情境開展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在教學領域中普及,教師需要明確其價值,在應用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內容,從而使問題情境發揮相應的作用。通過創設結合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需要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引導學生感受情境中的樂趣,并自覺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相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