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愛敏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一小學,江西 贛州 341900)
目前,小學留守兒童的數量仍比較多,這些孩子之所以淪為留守兒童,是由于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賺取費用,也導致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缺乏照顧。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在課下多抽一些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小學留守兒童,由于缺乏關注和指導,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比較喜歡看電視、玩手機游戲等,并不喜歡課下閱讀,不僅會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還難以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手機、電腦、影視等獲得不斷發展,大部分小學生從小就接觸手機、電腦等,這些現代化設備也快速占領了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通常與祖父輩生活在一起,祖父輩年齡較大,無法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影響了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的效果。
小學留守兒童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有用書籍的支持。首先,通過對當前小學留守兒童的調查發現,很多留守兒童所在學校沒有圖書館,或者圖圖書館的書籍較多,高質量的書籍卻比較少,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導致留守兒童缺乏有用的課外書籍。其次,留守兒童的父母在給孩子購買書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家長認為課外書籍的價格太高,舍不得給孩子購買;其二,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興趣不了解,總是給孩子購買有利于他們成績提高的作文書,忽視孩子的興趣;第三,有一部分家長選擇的書籍難度過低或者過高,打擊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新課改背景下,課外閱讀越來越受重視,但部分老師在教學中,仍比較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留守兒童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視度,使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導向和指導,影響了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的效果。
在針對小學留守兒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首先要做好對良好閱讀環境的創建,此創建過程中,除了老師的努力外,更需要學校、家長以及社會的配合。
首先,學校領導要準備充分的購買課外書籍的資金,增加和更新學校圖書館的書籍,如果沒有圖書館的學校,用專項資金購買課外閱讀材料,投放到每個班級中設立的圖書角之中,在學校為留守兒童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其次,在家庭之中,留守兒童的父母可以專門開辟出來一個場所,讓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第三,老師要多在班級中設計一些閱讀類的活動,由留守兒童對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表達。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能夠為留守兒童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能讓其逐漸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
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祖父輩難以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正確指導,會影響其對課外書籍的選擇等。因此,老師要加強對留守兒童購買課外讀物的指導,為他們的有效閱讀奠基。
首先,在課內教學中,圍繞教材中優秀的人物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人物相關的書籍產生閱讀的興趣,主動進入課下讀物。其次,再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要結合留守兒童的喜好、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個人特點,如那些對繪畫感興趣的孩子,向他們推薦一些繪本,那些想象力豐富的留守兒童,向他們推薦一些寓言故事......
留守兒童在課外閱讀時,由于沒有父母的指導和陪伴,所以其閱讀難度較大。這就要求老師加強對這部分學生閱讀方法的傳授以及引導,確保讓每一位學生都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如上課時向學生提問,閱讀前留下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對其答案進行踏尋。還要引導學生將課內閱讀中掌握的方法沿用到課外閱讀中。
留守兒童的父母雖然在外地,但是現在網絡發達,通過網絡可以每天與孩子取得聯系,所以,老師要加強對留守兒童閱讀情況的分析,了解其中的不足,及時告訴家長,通過與家長共同制定閱讀指導方案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有效課外閱讀。同時,老師要對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指導中的不足進行了解,及時改進,在家校密切配合中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提高小學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效果的意義重大,老師要加強對影響留守兒童課外閱讀因素的分析,并從創建良好閱讀環境、老師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傳授課外閱讀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提高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水平,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