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在高職韓語教學中為了能夠培養出具備優秀技能的高素質人才,要求在實際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而根據社會需求及崗位特征要求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韓語交流能力,因此需要使學生能夠掌握標準的語音從而進行流暢的表達。為了使多元智能理論在韓語語音教學中得到良好的運用,本文對其理論內容進行了簡單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韓語語音教學的特征及需求,提出了在實際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措施,使韓語語音教學效果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多元智能理論的內容來看其突破了以往對人們智力全貌的定義,加德納認為人擁有多種智能,不同智能對學生學習及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可以從更為多元化的角度對學生的智能進行評估,此種多方位、多角度的智能評估能夠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更為全面的理論基礎,從而使教育教學活動可以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并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
以往在高職韓語語音教學中對于元音、輔音都是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學生主要是以被動形態來接收教學信息,此種情況也導致學生對韓語語音應用效果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學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多元智能理論的融入則可以針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個人智能等方面來培養其對韓語語音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并且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方法能夠從創新、實踐的角度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對韓語語音進行良好的運用,促使其可以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
在高職韓語語音教學方法中應以因材施教為基礎來制定適用的教學方案,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考慮學生的智能結構,由于不同學生語言智能的差異性使其在韓語語音學習中所表現出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區別,因此應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采取適用的教學方法充分的開發及調動學生在韓語語音學習中的語言智能優勢,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例如,在韓語語音教學中分析班級學生的普遍智能優勢,基于此制定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對課堂教學進行協調,在保證韓語語音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加深對語音知識的掌握,針對學習中存有較大困難的學生則可以探索其智能結構的情況來分析適用的韓語語音教學方法,促使其進行持續的練習及學習。
韓語語音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準確的韓語發音,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及提升,使學生可以充分的掌握韓語語音的應用要求,其有利于學生利用韓語進行交流。在此情況下需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對學生進行發音訓練,通過聽音模仿與發音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聽音、辨音和發音的能力是高職韓語語音教學的根本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必須通過大量的“模仿與實踐”。聽是韓語語音學習的根本方法,聽音是發音的先導,聽準了才能仿得像、發得準。發音是對聽音的檢查和鞏固,聽音而不發音,難以說明是否聽清聽準,也無法將聽覺表象固定下來。所以說語音訓練實質上是聽和說(讀)有機結合的模仿性的實踐活動。
語音單項教學是指按照音素、音節、單詞、語調的順序進行逐項教學,語流教學是指通過句子把音素、節奏、語調統一起來進行教學。語音單項教學是語流教學的基礎,語流教學是語音單項教學的實踐和應用。但是,從語言教學需要看,人們聽到的是語流中的語音,發出的也是融合在語流中的語音。許多語音現象也只有在語流中才能反映出來。高職韓語的語音教學培養的是通過學生良好的語音最終實現交際的能力,因此,在語音教學中,既要練好單音,更要注重在語流中練習語音和語調。
在韓語語音教學中主要包含了21 個元音及19 個輔音,在實際中需要基于多元智能的角度來對教學進行合理設計,使韓語語音順序符合學生對語言的認知特點,從而使學生能夠對韓語語音的發音方法進行更為清晰準確的掌握。以往在韓語語音教學中對于字母順序沒有特定的設計,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探索適用的語音教學步驟,基于語言智能來促使學生對韓語音進行深入理解,從而加強其對韓語音的應用水平。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韓語語音教學中采用多元智能理論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質量,學生對韓語語音的掌握及應用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此情況下應科學的對其對韓語語音教學方法進行規劃設計,從語言智能的角度來完善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韓語語音的實踐教學,使教學方法的應用更符合學生智能結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