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芳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芳草小學,內蒙古自治區 錫林郭勒 026000)
為鍛煉學生數學素養和思維,要熟練應用多樣化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的愛好和興趣,為學生營造合適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能夠獨立解決數學知識,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數學質量。
小學生年紀小,思維單一,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和陌生的心理,遇到數學難題也經常會提出疑問,迫切想要知道答案,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特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從感知中獲取信息,提高分析數學的能力。比如在講解長方體知識時,教師可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長方體的視覺圖,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著更直觀的了解。學生對于新型的教學模式和立體圖形產生興趣,會出現探索欲望和分析的心理,教師可按照長方體的知識為學生講解內容,并提出簡單問題。此種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感受數學知識后,有方向的分析并探究問題,通過學習到的數學原理和概念尋找答案。教師也要做好引導性工作,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問題,使學生在分析數學問題過程中改正錯誤思想,通過系統性的分析找到最佳解決問題方式。數學教師若想要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則需要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素養。數學教師在講解教材時,可適當進行延伸,確保學生能夠獨自探究和分析數學難題,找到正確的答案和解題模式。教師要為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獨立的分析教材內容,結合教師引導,提高自身掌握知識的能力[1]。
數學知識抽象難懂,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差,因此學習數學課程比較困難。教師如果想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可將數學知識化難為易,要在課堂上以具體化、形象化的方式進行指導,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此目標。比如在講解圖形拼組過程中可創新實踐課堂,鞏固學生對圖形知識的記憶,讓學生動手折紙,從而回憶起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然后挑選會做風車的同學,讓其為全班同學展示制作過程。比如需要先裁剪出一個正方形,兩邊對折,折好后使用剪刀剪開四條邊的折痕,然后將剪開的三角形一邊向中間卷,四個角均卷一面,最后定在鉛筆上制作完成。學生們按照此種方法進行嘗試,活躍課堂氛圍。教師也要向同學提問,制作風車的過程出現了哪些形狀?風車轉動時又出現何種形狀?通過此些問題讓學生了解到,此節課學習的內容為圖形拼組,認識到生活中的事物是由多種圖形組合而成,比如公交車、電腦鍵盤等,均是由多種圖形組合而成。學生通過教師的實踐引導,調動自身的思維,有利于后續講解過程。創新實踐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有著更深的記憶,并且能夠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活躍氛圍,更好的開發學生思維[2]。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要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在小組探討交流中對數學問題有著正確的認知,并且加強累積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訓練審題方法時,學生通過交流以及教師的指導,能夠對問題有著正確的分析,及時挖掘數學信息。在解題時,學生經常會由于看錯符號或者未標上括號等問題減分,教師設置數學問題情境時,為開發學生想象力,應按照題意結合生活開展指導,使學生認識到增加幾倍和擴大幾倍間的聯系、除以和除之間的差距。從數學信息中累積解題的經驗,在培養數學分析能力時,也要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分析數學信息,通過正確的思路進行數學計算,提高解答效率。設置數學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對數學信息有著更好的理解,便于分析信息間的聯系。小學數學大多數是以生活化情境作為線索,使學生對生活更加關注,從而使解題更加方便。因此在分析數學信息時,要重視關鍵點,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解答數學題目。比如使用靜態圖畫轉成動態數學的問題,在圖畫上有6 箱水,一箱有12 瓶,一瓶3 元,要花多少錢?此道題目是讓學生學會數量轉化,因此在挖掘數學信息時要懂得語言陳述,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結束語:綜上所述,提升小學生數學分析能力是目前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發展,鞏固學生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多樣化和直覺化思維,結合數學特征,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分析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