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亮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公共基礎學院,浙江 臺州 318020)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人才”培養也有了新的定義和解釋,既是機遇,同時又面臨諸多挑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僅初高中面臨教學方式升級創新的挑戰,幼兒園幼兒體能教學也需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上進行拓展和升級。從本質上分析,幼兒體能訓練不但可以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通過體能訓練提高幼兒的跑、跳、平衡、攀登等身體機能的發展,進而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情境游戲作為現代幼兒園體能教學的重要方式,深受幼兒的歡迎和喜愛,并且教學效果顯著。怎樣提高情境游戲在幼兒體能訓練中的應用效果已然成為幼兒教學關注的重點。本文以情境游戲為中心,對情境游戲對幼兒體能訓練的作用和意義展開探討,提出了情境游戲在幼兒體能訓練中的應用策略。
情境游戲法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創設一些游戲活動,這些游戲具有一定的主題內容和情緒色彩,通過游戲的引入強化學生的參與體驗感,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并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同時得到鍛煉和發展的教學方式。情境游戲法的核心內容在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與教學內容產生共鳴。情境教學,是對教學內容和依托的工具進行一定的提煉和加工后才實施的。比如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表達、課上游戲、角色扮演等等,都是將教學內容與具體的情境相結合,在實施過程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和作用。在幼兒體能訓練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游戲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和實施:一是對教學內容的考量。情境游戲的實施和開展需要以幼兒體能訓練教學內容為基礎和依托,任何游戲的創設和設置不能脫離教學內容本身,偏離幼兒體能訓練教學內容的情境游戲設置都是沒有意義的。二是對幼兒實際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的考慮。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心智比較幼稚,不能接受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而且幼兒對某一事物的偏愛程度完全取決于他們是否對此感興趣,基于這樣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情境游戲的設置必須與他們的認知特點相吻合,如果設置的情境游戲過于復雜,超過了幼兒的接受范圍,或者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幼兒就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能訓練當中,也就達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了。
在幼兒體能訓練過程中應用情境游戲具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幼兒而言,情境游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幼兒來說形式十分獨特,情境游戲的思維能力比較強,可以促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新的知識,進而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體能教學活動。情境游戲教學方式通常都會設定一定的主題內容,主題教學以幼兒體能訓練內容為依托,可以將較為復雜的動作、幼兒不能理解的內容轉換成具體的游戲環節,進而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能活動,達到鍛煉體魄、增強體質的目的。同時,將情境游戲與幼兒體能訓練相結合,不但可以讓幼兒在嬉戲中鍛煉身體,提高幼兒參與體能訓練的興趣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幼兒的腦思維,提高幼兒的認知和對精細動作的掌握程度。幼兒教師應該不斷開拓思維,對體能訓練課程和內容進行優化,改善體能教學的風貌,讓幼兒充分感受到體育教學活動的樂趣所在。
對于幼兒體能訓練教學內容進行情境游戲的創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保證情境游戲的真實性,情境游戲的創設要符合現實生活。我國知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過“生活既是教育”的著名論斷,認為教育要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教育本身不能脫離現實生活。所以幼兒教師在進行情境游戲設置時,必須要和幼兒的現實生活相關聯,只有這樣才能將情境游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情境游戲對幼兒體能訓練的影響才會越強。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幼兒教師設置的游戲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不相符,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根本沒有遇到過,那么幼兒就不能真正的參與到游戲當中,游戲所發揮的鍛煉身體的功能也就不能有效發揮。所以,要以“真實化”為基礎,通過生活化的情境的設置,使得枯燥乏味的體能訓練變成更加靈活的活動場景,為幼兒營造出更加活躍和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化的氛圍中進行體能訓練,才能有助于身體素質的提升。
如果說“真實化”是幼兒體能訓練教學的根基,那么“高效性”則是幼兒體能訓練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只有充分發揮情境游戲作用的高效性,才能讓幼兒體能訓練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幼兒體能訓練教學中應用情境游戲,其實就是利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促使幼兒體能訓練的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實現。事實上,也只有努力提升情境游戲設計的效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幼師設置的教學效果。從源頭上分析,幼師設置情境游戲,并不單單為了實現體能訓練教學目標,幼師更深層次的目的,是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得幼兒可以更加主動、更快的掌握體能訓練的動作要領。例如,創設情境游戲“小猴子爬樹摘果子”,游戲安排的目的是鍛煉幼兒的手臂和腿的力量。在游戲過程中,幼師可以在地上擺布一些布條作為大樹的枝干,手腳爬地模擬爬樹的過程。同時,幼兒在爬地的過程中將擺放在“枝干”上的“果子”摘到籃子里。幼兒要想得到較多的果子,就必須不斷的完成“爬樹”動作,在整個爬行過程中,幼兒的手臂和腿部力量不斷得到鍛煉,促進了幼兒體能的發展。
人的情感總是隨著某種情境的產生而不斷發生變化,在人的情感種類中,興趣是最具有積極性和吸引性的一種。特別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由于幼兒在心理和年齡上的特點,使得其的關注點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也比較容易被分散。這對幼兒體能訓練教學而言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他所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弊端則是,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鑒于以上分析,幼兒教師為了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就需要不斷的提高體能訓練課程對幼兒的吸引度。情境游戲則是吸引幼兒注意力的不二選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幼兒教師必須以激發幼兒的體能訓練興趣為目的,創設出能夠符合幼兒興趣,并且可以持續幼兒注意力的游戲。比如,在鍛煉幼兒平衡能力時,幼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創設出小白兔走平衡木采蘑菇的游戲。將幼兒分成不同的組別,分別進行比賽。同時在平衡木下放置一些摻雜蘑菇道具在內的不同的玩具,規定幼兒只能選擇蘑菇玩具,并以接龍的形式交替進行。最短時間走過平衡木的幼兒組獲勝。通過情境游戲的設置,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鍛煉其平衡能力;另一方面,幼兒在比賽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認知能力,同時團隊合作意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不但要保證幼兒可以學習到相關知識,促進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無論開展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保證幼兒的安全為前提,這也是將情境游戲應用于幼兒體能訓練最為關鍵的因素。要想有效組織幼兒體能訓練活動,良好的游戲規則必不可少。因此,幼師在創設情境游戲前,必須設置好游戲規則,讓幼兒清楚的理解并知曉:要想玩好游戲,必須遵守規則。以最簡單的排隊為例,在排隊過程中,幼兒必須一個跟著一個,不能插隊,更不能推搡,這樣才能夠保證良好的秩序,減少安全風險。另外,在每一次應用情境游戲開展幼兒體能訓練之前,幼師都需要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進行提前預防,并有預見性的制定相應的應急相應措施。同時,怎樣有效的保護自己,幼師需要在活動開始前必須利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向幼兒交代清楚,使得幼兒可以在訓練過程中盡量避免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