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引平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遵義 563000)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學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其通常有著顯著的應用性與實踐性。然而,從目前我國職業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來看,以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落后為主的教學問題依舊十分嚴重,這一方面制約了職業教育中專業計算機人才培養工作地發展,另一方面也違背了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教學的教學原則。
重理論輕實踐,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專業性要求較高,實踐性、實用性較強的關鍵性課程,其對轉型應用型院校起著一定作用,通常是學校的公共必修課,應該特殊對待。
計算機技術在不斷更新,網絡技術在飛速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卻還是較為陳舊的內容,更新速度相對緩慢,導致計算機的許多新技術、新知識不能很快出現在教科書上。教學內容的陳舊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發展脫節,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少開展自學及小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溝通能力、自學能力及合作能力無法得到訓練,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需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傳統教學模式下,主要以概念提出、概念解釋、舉例說明為主,教學效果欠佳。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需在問題驅動下進行,即提出問題、傳授問題解決方法、歸納和總結規律。上述三步驟的實施,實現了具體到抽象,實際聯系理論,有助于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并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主體作用發揮期間,并非弱化教師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之外,還需要整體掌控課堂,合理把握進度。
例如:Word文檔處理知識講解時,教師教學時隨機選擇一個文檔,并結合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文檔處理要求,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文檔處理。學生處理文檔時,可嘗試獨立思考,亦或者交流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自身需要維持好紀律的同時,引導學生完成文檔處理。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效果。
近些年來,多媒體教學備受關注,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亦是如此,需重視多媒體的使用,借助多媒體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教學重難點,進而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Word,Excel 等操作功能講解時,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以黑板、粉筆為主,學生不僅難以理解,還難以產生直觀認知,進而影響學生記憶。而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的支持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室和自制的多媒體課件,詳細講解操作過程,且整個操作過程可視化。同時,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可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后將學生的優秀成果進行全班展示,供學生討論,以此發散學生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學中列舉精選案例,并將知識點融入到案例當中,后在簡介知識點的基礎上,運用精選案例進行知識點的演示,促使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欲望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零碎知識點教學中,可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幻燈片美化”教學時,教師可在授課之前,制作幻燈片,隨后在課堂上將制作好的幻燈片展示給學生,后依據幻燈片逐個講解知識點。待講解完成之后,要求學生按照案例進行制作幻燈片,并提出要求:幻燈片制作效果需保持一致。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意識,進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基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在基礎教學過程,理論教學可以采取上述多媒體、案例教學法等諸多教學方式,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會并掌握相關內容。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靈活應用計算機相關技術,不僅需要任課教師十分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并在實踐過程中分享經驗、共同解決問題點等,還需要學校加大計算機教學設備的投入,讓學生更好地在上機實踐過程中領會相關要點和技能,顯示職業學校的教學特色。
在具體的評價操作過程當中,一方面教師要發揮質性評價的作用和方式,通過加強與學生之問的溝通與交流,了解教學環節的合理設置狀況,重點對自主實踐的環節設置進行改善。另一方面教師要發展量化評價的作用和效果,通過學生的實踐成績以及學生在評價過程當中的具體打分狀況,作為教學開展的合理向導。
總之,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應用廣泛。對于職業院校學生而言,掌握計算機技術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時,需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并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如加強多媒體使用,以此有效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為培養全面發展的職業學生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