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羚濤
(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新新專業層出不窮,大數據專業成為了當下熱門專業之一。大數據專業包含的知識點非常豐富,例如:大數據基礎、R 語言、Python、數據結構、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根據日常授課出現的問題,以及教學反思的心得,簡單地談談自己對大數據專業的教學看法。
短短幾年間,大數據就以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快速實現了從概念到落地,直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井噴式發展。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大數據技術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得到應用,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數據人才缺口問題的凸顯。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未來3-5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目前只有約30萬人,人才缺口達到150萬之多。[1]
從數據統計上很顯而易見地看出大數據人才的稀缺,也從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大數據專業發展的前景十分可觀,這也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一個動力和目標。但由于課程知識“新穎”“前衛”“高端”,對于教學來說,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就目前而言,在大數據人才培養和大數據課程建設方面,大部分專科院校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探索的問題還有很多。首先,大數據是個新生事物,懂大數據的老師少之又少,院校缺“人”;其次,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大數據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缺乏“機制”;再次,大數據實驗需要為每位學生提供集群計算機,院校缺“機器”;最后,院校沒有海量數據,開展大數據教學實驗工作缺少“原材料”。[1]
高職學校的學生有高中生、中職生,學生的知識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能力層次鮮明,對于教學存在一定挑戰性。另外,學生的家庭條件存在著差異性,條件艱苦的學生,對計算機十分陌生,這會使得的學習過程中具有滯后性。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部分會有貪玩的現象,對于學習會有懶散的情況,這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習過程中存在貪玩性。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是刻骨鉆研、樂學好問、踏實上進。
大數據專業的教學設備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是作為整個教學中實踐的重要支撐,例如:MapReduce 對數據的批處理、spark 對數據的高速處理分析、大數據實驗需要平臺搭建集群等,都需要設備的支持。由于大數據的教學設備價格都相對較高,服務器十分昂貴,大多數院校的設備都難以滿足教學需求,甚至不足以支持教學。加上大數據專業屬于工科類學科,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說,工科類對實踐要求相對較高,強度也要大一些,所以對設備的需求度大、對設備的性能要求高。
大數據專業作為新興專業,絕大多數的院校都在不斷地摸索,通過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反思總結,能從中不斷進步。院校的教學制度存在著許多問題,提供給教師學習的機會太少,尤其是針對性強、收獲性高的培訓機會少之又少。另外,大部分院校也沒有完善的大數據教師隊伍建設,對于大數據課程的教師,面臨著授課難度大、壓力大等現象。
大數據在2010年開始飛速發展,是在云計算和物聯網之后掀起的一門新技術。在此之前,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的教師都對大數據是陌生的、新鮮的、挑戰的,大部分高校的教師都是以自學為主,主觀能動性的去研究理論知識,探索實踐。就目前的情況能夠看出,大數據專業知識技能儲備達標的老師真的為數不多。優質的、專業的教師更是甚微,這也成為了大數據專業的一大難點之一。
根據存在的問題,從學生方面來說,大數據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相關知識基礎,由于大數據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專業性強、難度高,如果沒有計算機基礎知識作為基墊,在學習過程中會非常吃力。另外,學生對大數據一定要感興趣,否則學習起來會枯燥,以致于不愛深入研究和產生惰性,不勤于動手實踐。當然,這兩點都過于理想化,在現實中,學生各有千秋,如何才能良好的因材施教呢?
各班都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首先進行小組組建,小組選舉一位組長,小組成員包含成績優異和成績稍差學生。其次,組長一定要認真負責,起表率作用,及時與老師交流,反饋小組成員遇到的困惑和困難。最后,小組內實現優扶差的模式,實現小組共同成長。
學校要制定完善的大數據教師隊伍建設制度,重點傾聽教師隊伍的心聲,解決教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院校一定要全力支持教師的工作。尋找合適的學習機會,讓大數據專業教師不斷獲取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采取合理的機制,激發教師的潛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術業有專攻”,大數據教師一定要組成一個團體,并且專注在這門專業上,不斷思考、挖掘、互幫互助,完成高質量的教學任務。
學校要積極爭取良好的硬件教學環境,由于大數據的實訓設備價格高,因此院校可采取合作或者贊助的形式,提高大數據專業硬件環境,滿足教學需求。院校在對設備設施的選擇上,一定要高度重視,質量一定要嚴格把控,功能是否多樣,售后是否有保障,防止賠了夫人又折兵。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技術的更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針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發現的問題,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和建議。愿高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更加強大,大數據專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