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庭慎
(烏魯木齊市第二幼兒園,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國家的發展,幼兒園在開展幼兒教育時,應將幼兒課堂教育看成一個整體,在其中融入趣味性和知識技能,注重增加游戲化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學習中,參與到游戲中,增強幼兒課程的趣味性,讓幼兒教育獲得更多的活力,增強幼兒對學習的喜歡程度,讓幼兒教育迸發出新的生機。[1]
在幼兒教育中,其特性以游戲的形式顯現,在這種背景下,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從幾個方面出發,如: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幼兒的行為習慣,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將幼兒課程的內容具體化和形象化,從而更加有利于幼兒的學習。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幼兒園在開展日常的教育活動時,應注意立足于傳統授課方法的基礎上,將游戲化的方式融入進來,以彰顯幼兒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精神,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和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將幼兒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
在幼兒教育中開展游戲化的教育,對于幼兒階段的教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要抓緊利用好這一階段的時間,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階段做好啟蒙工作,有助于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教育課程,不僅是單純地讓幼兒進行游戲,而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在其中獲得知識,獲得更深入的領悟。通過將游戲和課程內容以一個科學的方式融合到一起,增加幼兒教育的吸引力,讓幼兒在這一階段中得到正確的教育,發掘出幼兒教育的隱藏作用。在幼兒教育中,通過應用游戲化的教育方式,激發幼兒的自主能力,讓幼兒對于老師教授的知識引起興趣。將幼兒課程中內容和形式結合到一起,讓兩者之間融為一體,助力當前教育目的的實現。
在開展幼兒教育時,部分老師自身教育觀念未改變,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在課堂上自身定位只是表現在教師的職業特征上,只注重對幼兒進行教學和管理,沒有與幼兒成為好朋友,深入幼兒的內心,了解幼兒的現實情況。具體表現在教學中教師不參與游戲,讓幼兒自己進行玩耍。
有的教師雖然認識到了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能做到利用游戲化的方式開展日常教學,但是對于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意義還不明確,在游戲時,沒有以幼兒為主體,忽視了幼兒的自主權,對于幼兒來說,在進行游戲時,會產生被約束的感覺,違背了幼兒教育游戲化的初衷[2]。
以幼兒為主體開展幼兒教育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將幼兒的實際需求看成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在開展日常的幼兒教育時,多將注意力放在關注于幼兒的實際需求上,讓幼兒在現階段教育中,對于所學內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幫助幼兒建立起良好的興趣愛好,以實現游戲課程和幼兒教育內容的融合為目標。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身作則,從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尋找問題,在開展日常的教育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幼兒教育發展為基本準則。在幼兒教育中,要與時俱進,創新幼兒教育思維,要充分尊重幼兒,從一個較為合理的角度出發,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不僅為幼兒傳授知識,更要重視讓幼兒自己去體會和感悟,關懷幼兒的內在心靈,發掘幼兒自身的潛能。不同幼兒在這一階段中,其身上的特質已經開始逐步萌芽,正是發展的良好時機,利用好這一階段,有助于培養幼兒找到自己的愛好,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教老師的教育主體雖然是幼兒,但是也需要教師自身進行發掘,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為幼兒的日常教育帶來更好的教育方法。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確定自身角色,在教育的過程中,與幼兒成為朋友,只有清楚自身定位,才能從實際教學行為入手,時刻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幼兒建立溝通的橋梁,了解和發現幼兒的實際需求,真正做到和幼兒親近,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讓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養成優秀的品德。教師在設定本班的教學課程時,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以幼兒的性格特點為基礎,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幼兒,對平時的教育生活做好記錄,時刻記錄下幼兒的情況,并做到記錄常態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參與其中,與幼兒一起,促進幼兒游戲質量提升。最后,在幼兒游戲中,當幼兒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利用好這一時機,開展更為具體的教育,幫助幼兒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其更好地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科學研究表明,在游戲中,活潑的幼兒,其綜合能力更強。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都是采取單一化的游戲方式,只是讓幼兒開展一些傳統游戲,以教育大綱的需求開展游戲,教學形式呈現出陳舊和片面性。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導致整個游戲過程變得一成不變,沒有真正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價值沒被充分利用。為此,在當前的教育中,幼教老師應充分重視幼兒的課堂學習體驗,通過在游戲活動中深入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具吸引力的游戲,在活動中,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權,可以在游戲中讓幼兒自己設計游戲內容,設計游戲道具,增強幼兒游戲活動的興趣。保證幼兒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參考幼兒興趣,明確具體內容。在不同的游戲活動中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幼兒掌握不同的知識,將游戲形式和課程教學中知識點為幼兒呈現出來,真正發揮幼兒游戲化教學的作用。通過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設計一個趣味化的內容,將價值性的內容融入游戲中,以一種有利于幼兒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提升幼兒的課堂理解能力,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例如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數學的學習中,教師需要開展以“10以內的加減法”為知識點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設計幼兒能接受的游戲形式,將幼兒游戲化教學的目標暗含其中。如,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一個分糖果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園老師需要為小明和小紅分糖果,如果小明分到了5個,那么小紅也能分到5個,如果小明分到了6個,那么小紅就只能分到4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幼兒知道10個組成,為兒童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各種動植物也可以作為玩教具用于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結合幼兒興趣變化情況合理調整玩教具,培養幼兒的探究習慣及興趣。例如,為幫助幼兒探索動物生長的奧秘,培養幼兒的探究習慣及興趣,幼兒教師可以在征得園領導同意的前提下,在園內養殖雞、鴨子、鴿子、豚鼠、倉鼠等多種動物,引導幼兒嘗試去觀察與互動。幼兒在短期內觀察后,對于此類動物的興趣會逐漸減弱,此時可以再合理增加3-4個動物品種,例如青蛙、魚、小鳥等,如此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觀察興趣,幫助其逐漸理解動物的多樣性特點,并逐步培養幼兒的探究習慣及興趣。
在幼兒游戲化課程中,最后的教學總結,也是有著重要作用,也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開展教學授課時,要對幼兒教學總結的內容進行分類,明確值得關注的重點內容。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教師可以圍繞四個方面來開展,即:幼兒學習完成目標、幼兒游戲教學內容的詳實程度、幼兒的總體行為、教師的整體行為。
總之,在現階段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以幼兒為主體,重視游戲化教學的作用,將游戲教學和幼兒教育形成互補,讓兩者實現一個完美的融合,保證幼兒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