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娟
(河北省保定市西馬池小學,河北 保定 071000)
“自主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表征之一,新時代背景下,社會需求的是具備良好學習能力的人才。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就需要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關鍵途徑,應依托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優勢,通過采取科學的培養策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應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預留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參與自主閱讀,并由教師巧妙點撥、提示,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參與自主閱讀實踐,有效依托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學生自主預習的機會,即為自主閱讀的過程。為發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應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環節,通過布置預習任務,分配自主閱讀契機,即為學生創造自主閱讀機會,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與自主探究。可以依托“預習單”,激勵學生自主閱讀。教師應在了解學生學情及教學目標后,科學設計預習任務,讓學生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全面分析與把握閱讀的內容。
如《小馬過河》教學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預習單內容為:(1)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標注讀音,讀一讀,寫一寫。(2)朗讀整篇課文,讀通順。(3)小馬詢問了哪兩種動物?它們分別回答的是什么?它們的回答有什么不同?(4)小馬最后是怎么做的?說明了什么?(5)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6)試著畫一畫課文中的故事。(7)將課文的故事分享給自己的父母、朋友。(8)你有什么疑惑和心得?通過布置預習單,學生參與課前自主閱讀,按圖索驥思考與分析,提出想法與疑惑,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發展了自主閱讀能力。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對于發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學生的領航人,需要教師科學啟發、喚醒和激勵,讓學生逐步摸索,掌握方法,形成個性化的閱讀模式,實現快樂閱讀與高效閱讀。閱讀方法有很多種:批注式閱讀法、思維導圖法、角色扮演法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點,在教師方法的啟發下,逐步探索,儲備獨特的方法。
如《大象的耳朵》教學時,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給“批注式閱讀法”。學生邊閱讀,邊在旁邊做批注,重點生字、生詞畫圈圈,疑惑處打問號,有心得處在旁邊批注文字,“大象的耳朵為什么是耷拉著的?”學生在相關語句處畫線,并做簡單的文字批注。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設計個性化的批注方法。對批注的成果,組織學生展評與互動交流,呈現批注成果,分享閱讀收獲,并提出問題。在方法的啟示下,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實踐,逐步發展了自主閱讀能力。
自主預習、掌握方法參與自主閱讀實踐后,學生收獲了一些閱讀成果,也有了一些閱讀心得和感悟,并且提出了一些問題。教師進一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自主解決閱讀中留下的問題,發展學生創意思維。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恰當提示、點撥與激勵,為學生啟發出問題解決的突破口,讓學生找到難點問題的解決思路。進一步學習合作探究,自主解決問題,即能發展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如《青蛙賣泥塘》教學時,對于問題“青蛙分別遇到了哪些動物?它們分別是因為什么不想買池塘?”“針對動物不買池塘及它們說明的原因,青蛙是怎么做的?”“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們應該學習青蛙什么?”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運用線路圖的方法,梳理出故事的發生和發展故事,并合作探究,互動表演“青蛙賣池塘”的過程,領悟和理解課文的主旨與內涵。教師恰當點撥,引導學生深入合作探究,發展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后,小結反思環節非常重要,起到了收獲階段性自主閱讀成果的作用,也能啟發學生進一步朝哪個方向努力,該如何努力。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小結、反思習慣,閱讀后自省、小結,整理閱讀成果與收獲,并提出問題,設定出后續的努力方案。在小結與反思中,能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自主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如《小馬過河》教學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小結與反思活動。從這篇課文中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分別詢問了哪些動物,它們回答的區別在哪,小馬怎么做的,最后小馬又是怎么做的,從課文中學習到什么?學生小結與反思:“做事應該多思考、多實踐,才能成功。”“我們要學習小馬愛勞動,孝順父母的好品質。”“在詢問了他人的意見后,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實踐才能得出準確答案。”通過組織學生小結與反思,滲透德育,學生收獲了自主閱讀成果,也學習了做人的道理。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創新教學模式,以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學生,教給閱讀方法,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啟示、激勵,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經歷學習的過程,且要持續對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訓練,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閱讀實踐,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