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倩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任重完小,河北 衡水 053511)
陶行知前輩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給新課程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明確提出加強學科教育與生活聯系的要求,將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與學科教育結合起來,是促進學科教育靈活實施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的生活性強、應用性強,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與能力。正確認識生活化教學理念,是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關鍵。
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將課堂學習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也將生活視為學習的一部分。借助生活構建課堂活動,將課堂內容應用于生活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意味著以下幾點: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做到生活化,需要教師關注小學生的生活,而不是從成長的角度思考教學問題。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其喜愛的活動形式,也決定了著其學習目標。要構建生活化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必然是生動、活潑的。
小學生的生活是完整的,其生活活動具有整體性。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應當具有整體性。教師不能將生活化的課堂分為智力生活化課堂與情感生活化課堂。只有保障生活化課堂的完整性,才能讓信息技術教學生活化目標得以實現。
實施生活化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絕不是將生活內容單一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中重復小學生的生活內容。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的縮影,課堂中的內容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改革,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課堂知識改造自己的生活,在學習進步的同時促進學習優化。
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生活化改造,教師要不斷開發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學任務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具體方法如下: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實施的出發點,要構建生活化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師要在教學設計階段做好教學內容的開發。從小學信息技術課本中選擇那些與生活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才能在課堂中用生活化的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將課本中的內容轉變成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形象的內容支持下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講解信息技術概念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討論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概念。
比如在學習打字指法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聊一聊他們平時用電腦的打字方法。小學生普遍會用一個手指頭打字,引導小學生在課堂中示范打字法,讓學生將信息技術課堂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當小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與生活密切相關時,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生活化教學效率有所保障。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課堂活動的組織質量對于教學有效性有直接影響。教學活動是小學生獲取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要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生活化,教師就要利用生活化的資源組織課堂活動,促進小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問題。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往往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課堂參與度。
比如在講解有關電子表格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熟悉的成績單排名,引導小學生做電子表格操作與利用的練習。為了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以編造一份假的人名單與成績,讓小學生用已學知識對其進行排序。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有利于小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實用性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通過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小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用課堂知識指導生活,有利于信息技術教學價值的彰顯。
課堂教學情境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還沒有形成。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用小學生生活周邊的事例引出與講解信息技術知識,有利于課堂教學生動性的提高。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搜集小學生生活中的素材,而不是從自己的生活中搜集教學素材。教學活動是服務于小學生的,只有讓小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與自己的生活很貼近,才能促進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件,對于小學生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組織學生放眼生活與社會,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word 文檔的排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word 文檔做一張自己的宣傳海報,將自己的閃光點與圖片放在文檔里,通過合理布局提高其美觀性。自我介紹是小學生生活中經常做的事情,將宣傳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促進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生活化設計與改革,讓學生從死板的信息技術課堂模式中走出來,激發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動力,使生活成為課堂學習的一部分,打開生活大門,有利于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針對性。用豐富的生活素材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才能讓信息技術與實踐緊密聯系,實現信息技術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