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在小學英語課程的安排中沒有充分考慮且體現語音教學的需要,但是語音教學卻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好語音不僅有利于學生運用英語自由地表達思想,又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可以說語音學習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然而從當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現狀來看,其效果仍不盡人意,甚至阻礙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推進,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應對策略。
(一)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認識不足。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英語發音,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提供便利,但是從《課標》中我們應明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階段進行國際音標的規范教學,不要求學生具備根據音標進行拼讀單詞的能力。然而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著的一個明確錯誤就是教師并沒有正確的理解語音教學的概念,而是錯誤地認為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就是進行音標教學,把語音教學簡化為發音或是音標教學,不僅背離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小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抑制了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拼讀教學沒有得到重視。語音教學中拼讀教學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的認讀和拼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那么在英語單詞學習中學生難免會僅是靠著跟讀和模仿,機械式的記憶單詞字母順序來記憶和背誦單詞,甚至很多學生靠給單詞加注漢語拼音等方法進行識記,十分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三)缺乏必要的朗讀技巧訓練。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并沒有真正地理解《課標》對語音教學的要求,往往是過于重視單音教學而忽視了語流教學的重音和節奏方面的引導和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不難發現學生在進行齊讀或是個人朗讀時猶如和尚念經般的呆板、無趣,毫無節奏感,更不用說準確的表情達意了。如此的朗讀方式根本無法讓學生體驗到英語語言那猶如音樂般的節奏和韻律的魅力,甚至會讓學生對朗讀產生畏懼的心理,不愿意開口說,更不用說積極主動進行口語練習了,這也是“啞巴英語”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提升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養,注重教學中的示范作用。教師對教學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專業素養和技能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對教師的語音音調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原因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學習發音,往往是依靠模仿來形成反應的;再者小學生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語音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作用就尤為重要了。教師所具有的良好口語能力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同時又能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如音樂般的韻律感,有利于激起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教師在示范發音時應注意:第一,要做到口型正確,發音清楚準確,語調合乎標準;第二,在進行示范的過程中應站在學生看得見,聽得見的地方,在泛讀或是領讀的時候,應走下講臺,在學生間走動,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聽清楚每個因素的細微差別。
(二)重視拼讀和朗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小學英語教學中正確地引導學生掌握拼讀規律,學生就能根據字母的發音進行自然認讀和拼讀,從而形成獨立、自主拼讀生詞的意識,可以有效地改變機械式記憶單詞的現象,如此也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如單詞“cake”,開音節詞的結構之一是“元音字母+輔音字母+無聲的e”,其中元音“a”發/e/音,輔音c 和k 的為/k/,c-a-k-e 對應的發音為/k-e-k/,字母e為無聲。學生只需要知道字母所對應的音,不需要認識音標就可以做到“觀詞形,讀其音”,自行讀出單詞的音,再配以圖片或是漢語釋義,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單詞的音、形、義,逐漸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小學英語教學中在重視單音教學和糾正的同時更應重視英語語流教學,學生只有準確地掌握了英語語流表現的準確性才能更好地進行英語朗讀,其英語表達才能更加自然、流利。這需要教師必須有效的結合教材,并把讀語感的培養滲透于模仿跟讀、朗讀、背誦以及聽力理解等教學活動中,通過長期的訓練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
如,基于跟讀模仿課本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配音,還可以把課文進行適當的改編,組織學生進行戲劇表演等等,通過設計活潑多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些豐富多彩的“開口”活動符合了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心理特點,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大了語音、詞匯、語法等知識的輸入,不僅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同時又能讓學生獲得準確、自然的語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正如大樓的基石一般,只有良好的語音基礎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英語語言學習,小學階段是對語音最敏感的時期,是形成良好語音的最佳時期,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加強對教學的反思和總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有效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