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芷筠
圖式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著效果很好的輔助作用,不過,圖式理論想要真正融合進英語教學,還需要教師們做更多的嘗試和研究。對日常實踐經驗加以總結,尋求更高效、更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的訓練方法,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語言基礎的圖式訓練
閱讀理解是英語這一綜合實踐性強的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在話題中尋找有利的關鍵詞,構建新的語言信息框架,充實圖式。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梳理書本上的詞匯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向社會生活拓展,形成書本與生活的關聯,實現各種圖式與生活經驗的對話,讓學生的理解過程變充實,學習興趣變濃厚。
如,教學《A leaf ?walk》一課時,教師抓住文中“autumn”一詞,由季節著手進行分析,喚起關于季節的圖式,包括“spring”“summer”“winter”等。并且由“autumn”聯想到“yellow”“red”“cool”等詞匯源,交織成空中、地面、水中組合成的秋景圖。教師在引導學生思維拓展的同時,學生腦海中也在建立著新的圖式。這時,教師再順勢請學生表達,說出你想到的畫面,將課堂由知識層面推向語言技能層面的訓練。為幫助學生完整地記住、復述故事,教師還巧妙穿插表演對話的環節:提出“What ?colour ?do ?you ?like?”這一問題后,做出示范引領,回答“I like red!”繼而豐富與“red”相關的詞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為復述做準備,實現有效拓展。
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還可以調動生活經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緊緊圍繞“colour”,提出系列問題,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中不斷豐富圖式,讓圖式的結構更豐盈,從而幫學生不斷豐富圖式,不斷進步,為理順課文內容大有助益。
二、基于文本內容的圖式訓練
隱喻的構建,是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有效手段,在閱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一般來說,基于文本內容的圖式是理解整篇的依據,要想形成有效的圖式,必須有與之相對應的知識背景做支撐,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梳理詞匯、詞組含義的同時,還需要開展一系列拓展式閱讀,以豐富學生的圖式體系,使英語學習不再是難事,英語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以《On the farm》為例。文章主要介紹了農夫布朗在農場與動物們之間的互動,側面反映了他的忙碌。由于涉及的動物較多,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布朗在文中與哪些動物進行了對話。此外,還可以將農場主與動物的關系引申到班級生活、家庭生活,滲透成員之間應該相互關愛的主題。對此,love、care for、take good care等成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的交往圖式。
然而,隱喻圖式的表達也可能因為學生自身生活經驗的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如《Water,please》一課的教學中,提及了媽媽為孩子倒水的場景。教師指導學生分為正反方進行辯論。正方可以用care for,maternal love,be supposed of等詞語,結合插圖與生活實際,說說媽媽這樣做的合理性;反方可以運用do it yourself之類的詞組,強調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與體諒父母的重要性。這一討論環節,能夠規范日常行為,情感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教師要善于挖掘隱喻圖式的關聯性,靈活應用。
三、基于完整篇章的圖式訓練
英語文本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要想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厘清表達思路與層次,深入理解整體篇章,就需要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構有所把握。從理解文本中詞匯的含義到理解文本的中心內涵,基于整篇的隱喻圖式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篇章式閱讀訓練,教學實驗研究也證明,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以《The birthday party》為例,文章介紹了Winnie的生日會上發生的事,盡管都是簡單的問答,不過學生跟著插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能夠感知到主人公的快樂,對理解文本內容和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有極好的促進作用。教學過程中,對于dance、run、jump等動作的模仿并不能夠完全使學生沉浸在文本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從環境入手,借助事先布置或多媒體課件營造birthday party的氛圍,利用觀察人物性格特點加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課本劇演繹,有助于增進學生的參與感,樂于學習。人物的性格介紹中一般會用到adventurous、aggressive、slowcoach、calm、enthusiastic等一類隱喻。人物外貌的介紹往往會涉及short、tall、fat、cute、dimple等隱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隱喻圖式融入整篇文本中加以運用,加深印象,提升語用能力。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將“生日”這一主題與“家人”“朋友”這些關鍵詞結合在一起,賦予整個課堂歡樂的氣氛。教師要迎合學生期待過生日的興趣點,展開主題表演活動,生活化地完成文本演繹,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整體的印象。
英語文本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豐富的知識儲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前提。這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出學生已有的、可能生成的圖式,通過精心設計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系統性地進行文本閱讀,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層層推進,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