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英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新時代使人們的工作、生活發生巨大改變。作為電視編輯,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主動創新思維,勢必被時代淘汰。作為電視編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進行節目編輯的時候思維是否具有創新性、進行事實敘述的時候采用何種方式,都直接決定了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因此,在21世紀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思維至關重要。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如果電視編輯繼續沿用傳統思維模式,恐怕無法真正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自然也就無法求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電視編輯面臨的嚴峻挑戰如下:
信息時代的到來可以說為傳媒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從傳統媒體時代到融媒體時代,媒體的形式日趨多樣化,信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換句話說,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傳播信息的載體也開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不再僅僅局限于電視,還有手機、Ipad及電腦等。多元化的信息媒體使得信息的傳播手段日趨豐富,自然也就對電視編輯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信息時代最典型的標志之一就是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而高效、準確則是它們的典型特征,在電視編輯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電視節目來說,不管是前期策劃,還是后期的制作、剪輯及字幕處理,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持。新技術的出現是對傳統技術的補充和完善,使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同時對電視編輯來說也提出了更多挑戰,尤其是對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業務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編輯需要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對信息進行過濾,為大眾提供符合社會價值觀的信息。編輯自身的媒介素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一個編輯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為受眾提供更多優質信息。
信息技術發展極快,隨著手機等多種形式的電子設備開始廣泛被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吸引的新聞受眾自然也在不斷增多,新媒體成為大眾獲取新聞的有效載體,當然這就意味著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規模在急速縮小。那么作為電視編輯,能否推陳出新、重新吸引觀眾關注顯得尤為重要。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電視編輯應該從以下幾處著手創新思維:
個體的思維方式本身就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對電視編輯來說,其往往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和影響,沒有創造性,這就容易導致電視節目沒有生命力,自然也就無法滿足受眾的各種需求。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不如解放思想,打破傳統,突破常規,尋求思維的多角度擴散,從不同的角度著手尋找信息。特色思維在電視節目制作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體現。在采訪階段,特色思維的表現就是獨特的采訪視角及精妙的采訪技巧等,而且在做足功課之后,面對當事人,記者會懂得如何去合理拓展信息廣度和深度;在編輯階段,就表現為在進行編輯制作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敘事角度。眾所周知,新聞本身必須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對固定的新聞素材,必須秉承真實性原則,但是如何進行敘事、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敘事卻是可以靈活變化的,比如說要考慮如何安排寫作順序、聚焦點放在哪里效果更好。
新聞學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講好新聞故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公眾的興趣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年輕人群體。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想要使新聞更富吸引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創設合理的故事情境,這也是一種特殊的寫作手法。
當然要創設出好的故事情境、講好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關鍵在于兩點:第一個就是懸念的設置,第二個就是細節的捕捉。設置懸念自然是為了更好抓住受眾注意力,引人入勝,使他們產生好奇心,想知道后續發生了什么、結果如何;至于細節的捕捉,不僅能讓新聞更具可信度,更為重要的是容易將受眾帶入其中,使其感同身受。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細節的設置,抑或是懸念的鋪設,結果都是為了揭示新聞本質,如果偏離了這個目標,那么懸念和細節就失去作用和意義了。
新時代給電視編輯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讓節目更貼近群眾生活呢?這就需要電視編輯具有平民化思維,從老百姓的視角出發,去展開調查采訪,走進基層,了解群眾生活,了解其實際需求,投其所好。
綜上所述,我們應對信息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面臨的挑戰有深刻認識,進一步明確優秀的電視編輯必須具備創新思維。當然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需要以先進理念為指導,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和多層面的努力去靠近目標。為此,筆者建議電視編輯盡快轉變思想,加強學習,創新思維。新時代下,編輯角色需要進行重新建構,不僅能夠精準把握信息,還要有一定的新媒體技術能力,能夠將信息通過現代化的媒介進行編輯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