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宛佳 廣東省食品生產技術協會
食品成為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這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屢見不鮮,食品加工生產及銷售環節都會引發安全問題,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為了讓食品保持新鮮狀態,會添加防腐劑及其他調味料,但有些不法商家為了獲取高昂利潤,在此過程中甚至會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添加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對食品安全的規范,然而,有些商家利用法律盲點通過制假獲取利益。因此,為有效防止食品安全問題,需對當前食品安全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制定政策來加以規范。
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健全,自2015年頒布《食品安全法》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抑制,但是新的法律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各部門和各基層的監管力度受到影響,若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管控,食品安全問題也會得到有效的抑制。
在進行食品檢測時,我國的檢測技術依舊存在不足之處,如三聚氰胺問題就是在檢測技術存在的漏洞時的一些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在進行食品安全檢測時,依舊沿用以往的管理制度。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助才能推進,然而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由于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責,加上試用法律主體之間的關系不同,就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在食品檢測時,技術人員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不足,導致食品最終的檢測結果存在偏差。
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下,由于個人或企業為了單純追求經濟最大化,在種植過程中濫用激素,在食品加工環節添加保鮮劑,在銷售環節,有一些個人和不法商家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不予重視,最終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頻頻出現。
(1)食源性疾病已成為影響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因素中,食源性疾病是重要的形式之一。這個過程當中,由于涉及面和突發性的因素較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增加了保健體系的負擔,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較為直接。而很多發展中的國家,由于食品加工處理不當,造成了交叉污染,從而破壞了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導致食用不安全。隨著人們對飲食和食品生產模式的改變,食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形式也發生了轉變,因此,消費者出現食源性疾病的概率增加,當前食源性疾病已成為威脅公共健康的殺手。
(2)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由于有害微生物的增多,消費者出現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在增加。根據當前WTO的相關統計數據可知,許多國家已有1/3的人由于食用了沙門氏菌,出現了腸出血,空腸彎曲菌和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結合相關檢測數據可知,我國每年由于食物以及飲用水導致的腸道傳染病已占萬分之五,即便如此,根據專家預測,很多發達國家在進行食源性疾病的數據報道中存在漏報情況,而發達國家則占95%。
(3)轉基因食品生產鏈。轉基因食品成為當前全球爭議最為廣泛的議題。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類以及自然環境有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在第五十三屆世界衛生會議中決定將轉基因食品工程列入公共衛生領域中,要求對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類健康有影響?需要補充相應的科學根據,第一次成立了一個DNA技術生產食品評價體系。目前WTO正在結合相關的數據和研究活動,針對轉基因食品生產鏈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傳統以及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其中成立了食品安全性健康受益環境影響的基準體系以及社會經濟效果等進行評價的基準體系[1]。
我國應不斷地加強食品安全體系的建設,要建立完善的生產體系和法律基礎,在各個部門統一調配下,規范監管體系,將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列入統一化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中,通過建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安全評估機制、在線網絡平臺食品安全檢測及網絡體系研究所,從而有效保證食品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2]。
食品市場有不同的產品,其具有不同的特性,使得食品安全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管理。建設依靠市場主體通過維護消費者的自身權益為基礎的規范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機制,通過橫向縱向管理體系的建設,完善各種法律法規以及配套的設施,政府和企業應逐步建設食品關鍵控制點的預防體系,從食品生產到食品上桌進行全程把控,在管理手段上強調制度手段與行政手段多結合的方式[3]。
食品生產企業的類型和經營行為與其他企業之間有著不同的類型,市場取向從生產線實現利益最大化。為此,有些食品生產企業可能會選擇違法的方式獲得利益最大化。食品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主要來自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政府對食品生產的把控,消費者對食品的關注度等。食品生產企業應做好平衡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政府要加強相應的管制行為,讓消費者在辨別食品安全的同時能享用高質量的食品,從而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程度。為此,對于政府而言,應加強對食品市場的監管機制,建立讓消費者承擔得起的合法權益維護機制。對于食品供應者應該做好食品種植安全責任劃分,生產企業則應該落實好食品安全的管控[4—5]。
綜上,通過對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辦法,希望能對當前的食品安全建設機制提供一些建議,給消費者身體健康做好基礎建設。總而言之,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建設,要真正落實好群眾生命安全的維護工作,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工作態度,并且有效杜絕此類問題的再發生,從根源上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才能有效地保障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