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榮榮 揚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 毛 炎 揚州市衛生監督所 黃 瑤 徐婭雯 周麗萍 揚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家及人民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特別是在現今時代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這一背景下,食品安全引起了極大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近幾年中出現的各類食品安全問題,使得人們越發注重這方面。為了有效減少食品安全問題,就需對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進行檢測,而對其進行檢測自然就需要先進的技術,以保證檢測結果真實、有效。下面就對快速測試片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在選擇測試食品微生物的濾紙時需嚴格檢查其質量,并保證選用的濾紙無毒、吸附性強、尺寸為4 cm×5 cm。隨后在無菌培養基中添加TTC,并運用無菌濾紙進行吸附,接著再對其進行干燥處理,在這些步驟完成后就可將其放入聚丙烯材質的袋子中保存。在無菌培養基中添加TTC的主要目的是運用其氧化還原特性,讓其與氫進行反應,當兩者發生反應后,培養基中能夠看到較為明顯的紅點,通過計算紅點,即可計算出細菌的數量。當然在采取這一方法對細菌進行檢測時需要科學合理控制TTC的使用,避免影響后續的檢測結果。專業人員在測試時,還需合理控制培養基的溫度,一般會控制在37 ℃左右,測試時間大約為17 h[1]。
這一方法需要制作浸液,這就需要對乳化劑、瓊脂以及TTC等用料進行細致的把控,設置滅菌溫度115 ℃、浸泡溫度60 ℃、烘干溫度55 ℃,調整pH范圍為6.8~7.0,培養時間為17 h。若培養基里出現紅色斑點,外周黃暈或紙片產生黃色背景,在黃色背景上出現紅色斑點或片狀黃暈者為陽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培養液中的選擇性以及生物酶作用中的特異性,都會直接影響到大腸菌群測試片的最后測驗結果。基于此,相關專業人員需要嚴格檢測TTC和瓊脂粉的用量。
細菌會產生一些代謝酶或產物,可以根據細菌的這一特性,建立酶—底物反應法。工作人員將即將進行檢測細菌所需的養料、酶促底物和抑制雜菌的成分固相化在紙片上,然后檢測大腸菌群與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有關酶的活性,進而達成細菌計數這一目的。現有的兩種測試片能夠對大腸菌群與大腸桿菌進行檢測,這兩種細菌都需在37℃的培養箱中培養,然后24 h后使用波長為365nm的熒光燈進行檢測,得出具體結果[2]。
Petrifilm測試片主要由上下兩層薄膜組建而成,下層薄膜的主要材質為聚乙烯,它上面有網格,覆蓋于培養基上,而上層則主要是聚丙烯薄膜。微生物生長和生化實驗需要的營養試劑,通過冷水可溶性凝膠劑附著在上下兩層薄膜上。Petrifilm測試片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廣泛認可,我國也有400多個實驗室采用這一測試片檢測食品微生物,這一測試片的主要檢測對象為: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一檢測方法效率較高,檢測數據準確性也較高,值得被信賴。
將1 mL樣品滴入紙片中央,然后將原本翻開的膠片進行回蓋操作,從而保證樣品的均勻性。為了保證凝膠的固化作用,需要靜置1 min,這一測試方法也需要在37 ℃的培養箱中培養,其培養時間大約為48 h[3]。
檢測霉菌及酵母菌在食品中的含量主要運用到了營養物質和菌落生長指示劑等。對這類細菌的培養溫度需要保持在21~25 ℃,時間為3~5 d。酵母菌菌落主要為小型菌落,且有著明顯的邊緣,菌落為灰白色到藍綠色,也會呈現出粉色,顏色較為一致,中心也沒有暗色表現。霉菌菌落較大,質地也較為疏松,外觀表現主要為干燥,不透明,還會呈現出一種或緊或松的狀態,顏色也較為雜亂,同時還具有扁平性特點。
檢測食品微生物時使用的快速測試片法,其操作過程較為簡單,而且在消毒保存與運輸攜帶方面也較為便利。快速測試片也較為經濟實惠,對環境也不會造成污染,這使得食品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對其極為青睞,不僅能節約成本,也符合綠色化發展需求。